第十届大型公立医院发展会议 推动“三医”协同 赋能高质量发展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3-12-28 08:16:50

【字体: 打印本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从“三医”联动改革到“三医”协同发展,体现了党中央对于提升“三医”治理能力的更高要求,也标志着“三医”由既往的改革举措联动,向着协同治理的更高层面迈进。“三医”的协同发展和治理,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抓手,在近日由健康报社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大型公立医院发展会议上,设置“三医”协同,赋能高质量发展分会场,会议由华润三九药业公益支持,邀请多位卫生行政管理者、公立医院管理者和业内专家围绕“三医”协同话题进行了探讨。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相关负责人:

内部提质增效 外部协同发力

“三医”协同一直以来都是浙江省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从医政工作的角度,做好“三医”协同,首先要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分级诊疗。

在省级层面,打造医学高峰,依托国家卫生重大项目,布局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在市级层面,建设医疗高地。依托市域重大医疗卫生项目布局,提升市级政府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视程度,推动地市级医院高质量发展。目前,浙江省已经完成9个市域重大医疗卫生项目布局。

在县域,通过“双下沉,两提升”工作,提升县域龙头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2021年起,浙江在“山海”提升工程的助力下,通过集中13家省、市三甲医院力量,重点帮扶32个山区海岛县。

除了内部提质增效,浙江省还注重发挥“三医”协同效力。首先,积极争取财政保障,减轻医院运营压力。进一步强化财政对于医院基础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补贴、公共服务补助6项投入的责任,基本形成了医院建设靠政府、运营补偿靠服务的态势。

其次,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升医务人员劳务价值。2021年,形成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动态调整机制,按照走小步、不停步的原则,定期完善现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启动新增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工作,制定了动态调整工作过程中的触发标准与约束标准。

再次,推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激发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内生动力。在推进薪酬制度改革过程中,浙江省专门建立了专项激励制度,如人才专项激励、科研创新专项激励、事业发展专项激励等,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水平。

大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大连市

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赵作伟:

联动打造“顶天立地强腰”新格局

大连市正在着力打造“顶天立地强腰”的医疗卫生格局。“顶天”就是把大医院继续做大做强。大连市对大连市中心医院,提出大专科、强综合发展理念;组建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提出先做大、再做强、再做强大的目标。

“立地”就是在农村和涉农区县,打造15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给予财政支持,实现县管乡用、乡村聘用,解决村医的养老保险问题等。另外,在全市县域人口较多的地区,由大医院建立分院区,实现优质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强腰”就是让“夹心层”医院转型发展。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大连市多家市级医院成功转型为专科医院,提升了竞争力。

各级医疗机构要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不能甘于做百姓的“药房”。不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都要注重改革的联动性,单方面的改革无法保证整体改革的成效。

总体来说,医疗机构要建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绩效分配、信息互联等机制,通过精细化运营来实现医院高水平、可持续的发展。此外,政府投入、医保支持、医学技术的进步都是保障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

医保专委会主任申曙光:

从“三医”联动走向四方协同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需求的变化,医药卫生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通过整体性、系统性的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在新形势下,“三医”联动应逐步走向医保、医疗、医药、预防四方协同,构建以预防为主的大健康格局。这种转变主要从三个方面实现。从主体上,“三医”要向“四方”转变;从方式上,联动要向协同转变;从路径上,要从碎片化改革向系统性改革转变。

具体到关键对策上,要从三个层面推进四方协同。从宏观层面,应构建合理的利益均衡机制,实现目标协同,这个过程中需要凝聚改革共识,找到共同目标。从医保的角度看,四方之间要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从中观层面,应建立高效的信息联通机制,实现组织协同。从微观层面,应建立科学的沟通协调机制,保障各项制度顺利衔接。

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医保管理专业

委员会主任委员赖永洪:

高质量医保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在医院内的运行与医院高质量发展之间并不矛盾,如果从理念到行为,从组织到路径能够实现协同,将会产生良性互动的效果,高质量医保也将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和“压舱石”。

DIP运行顺畅的前提是保方的DIP规则合理且符合规律。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广州市对DIP规则进行了调整及完善,创新升级为2.0版,体现了基本规则的改进。其中,吸收疾病诊断相关组(DRG)的优点,优化主目录和辅助分型,提高DIP病种组合的分组质量;优化病种分值与医疗费用之间的调节关系;建立“特殊项目”机制;优化医院系数、“结余留用”细节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能僵化,不能一成不变,而应针对不同城市、不同医院的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基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院的医保管理也必须从规范走向精益,因为在DIP规则之下,没有精益就意味着没有收益。在DIP运行中,应该依托信息系统的支撑与引导,不仅要向数据要答案,也要向数据要效益,更要关注医保数据的“产生、管理、上报、利用”,让数据成为医院医保精益管理的显微镜、望远镜,构建“数据说话、数据决策”的管理路径。

在DIP支付规则下,高质量的医院医保要抓住合理支付、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的“铁三角”:抓准DIP核心要素,获得合理支付;抓实合理诊疗,管控诊疗成本,从而获得经济效益;抓好病种分类管理,促进技术进步。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党委书记谢瑞瑾:

协同治理需处理好三对关系

“三医”协同治理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制定和出台的文件都有清晰的导向,体现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但是在具体贯彻落实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公立医院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探索,用实际行动将文件精神落实到位。

二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我国,财政投入、医保、价格、薪酬等均由政府主管。公立医院改革要将政府权力与医院管理运行进行有机结合。在这些年的改革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始终在调整。

三是单兵突进与共建共享的关系。从“三医”联动到“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实际上都是在提示,医保、医疗、医药密不可分,必须以共建共享的思路协同推进改革。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这三大关系贯穿着改革始终。实际上,除了“三医”之外,公共卫生工作也非常重要,做好“治未病”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西安市人民医院院长石胜彬:

把握好医疗控费的力度

在医疗卫生领域,价格和费用的关系不是简单的金钱关系,而是涉及质量、服务、均衡性、可及性等诸多因素的复杂关系。单纯强调医疗控费,会带来很多问题。

医疗卫生行业属于民生福祉行业,控费压力过大可能会限制行业的创新发展,导致医院为了逐利而丢掉创新的初心。因此,不论是医改还是“三医”协同,都应该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预防为中心”转型。结余的医保资金要更多地投入预防,把改革重点放在改善百姓的就医感受和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上。

一味强调控费,也不利于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医务人员不应该做“账房先生”,投入过多精力去计算价值回报,就无法专注于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患者。

此外,政府要限制公立医疗机构无序扩张,规范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建议基于百姓15分钟生活圈布局医疗圈,建立中心医院加卫星医院的分级诊疗模式。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李笑天:

协同是解决矛盾的有效路径

所谓协同机制,在某种层面上,就是解决矛盾的机制。从宏观角度来说,应该实施三种策略:一是以患者为中心,二是把握好各自的角色定位,三是协同发力。

在这个过程中,医院要找准角色定位,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宏观上,要协调好医院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协调好大部制与亚专科发展的关系,推动医教研共同发展。从中观上,要推动医防融合,做好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从微观上,要实现三个提升,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提升医疗质量,提升患者体验。

武汉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吴金虎:

以质量为核心 避免无序发展

实现“三医”联动、协同,要形成互相支持配合、制约的机制。

对于公立医院来说,一是要消除逐利机制,明确承担基本医疗任务,由政府等多方筹资加大投入,解决公立医院的生存问题,统筹规划发展问题,避免无序发展。二是明确规定不同层级医院的功能定位,切实推动分级诊疗工作。三是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引导、规范医疗机构以质量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鼓励公立医院开展各种创新,拓宽发展思路,避免盲目扩大规模和无序竞争。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施军平:

用好医保杠杆 推动分级诊疗

从“三医”联动到“三医”协同,不变的是要维护医院公益性,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保障可持续发展。“三医”协同更加强调从整体性上看待“三医”的关系,顶层设计发生了很多变化。

目前,“三医”协同也面临一些挑战。第一,国家的财政投入还远不能满足医院维持基本运营所需,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将会阻碍“三医”协同真正落地。第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效果还不够好。只有顶层规范设计,统筹规划基础架构,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三,要处理好各方关系,不仅要充分发挥好医保、医疗和医药的作用,还要注重各方利益的平衡。

在推动分级诊疗的过程中,医保是一个强有力的杠杆,通过医保杠杆减少无序就医,能让大医院专注于疑难危重疾病的救治,让基层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日常诊疗服务。此外,还应大力发展商业医疗保险,作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更好地保障患者利益和医院的长远发展。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副院长何佳:

保障政策有效衔接融会贯通

从“三医”联动到“三医”协同,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的健康问题,这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变的初衷。从参与主体上看,“三医”的各个参与主体一定要协同联动,共同发展,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整体的发展和进步。从治理手段上看,改革呈现出更加系统、高效的发展趋势。我们在改革过程中要更加强调逻辑性,明确实现路径,丰富改革举措,做到有效衔接、融会贯通,不断提升改革效果。在成效判定方面,“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最终目标是让老百姓能感受得到。

医改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这些成果还没能完全解决医疗行业面临的困难。推进医保制度改革,提高财政补助,做好相关配套改革,是医改下一步需要发力的方向。

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立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医疗机构要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推进改革,取得良好的改革成效。

要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减轻患者负担。同时,推行多元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结构性调整,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持续扩展。

要健全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好相关政策,提升医院的药品管理水平。

福建省漳州市皮肤病防治院院长洪和泉:

医院发展要坚持公益性导向

医改要取得成功,首先要让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到有效体现,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推动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把紧密型医联体作为落实分级诊疗的有力抓手。其次,要在政府主导下进行部门协同,统筹“三医”推进各项工作。再次,政府的财政投入应该发挥兜底作用,比如,医保就应该以保基本为主。

医药行业在“三医”协同中也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应该从政策层面鼓励医药行业发展,保护和扶持支柱型企业,让医药行业稳步发展。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