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功能指引》,明确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5个方面的36项主要功能,以及强化省市统筹集成部署等4个方面的建设模式。
根据《功能指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的主要功能有:区域医疗服务协同应用,包括医学影像诊断、远程短视频会诊等7个资源共享中心的信息化功能;便民惠民服务协同应用,包括电子健康卡应用、“互联网﹢诊疗”服务、“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9项信息化功能;医疗管理服务协同应用,包括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服务、合理用药审核及药事管理协同服务、医保业务协同服务等5项信息化功能;公共卫生服务协同应用,包括疫苗接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指挥等业务协同服务的7项信息化功能;基层医疗卫生综合管理,包括综合决策管理可视化展示,以及人力资源、药品耗材等统一协同管理的8项信息化功能。
根据《功能指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模式包括强化省市统筹集成部署、统一信创网络管理要求、优化系统信息协同共享、完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4个方面。《功能指引》要求,依托省统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一体化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应用信息系统建设,扩展实现医共体业务功能应用。
《功能指引》发布了江苏省东台市、福建省三明市、浙江省嘉善县关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应用的典型案例,要求各地全面提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数字治理能力,充分发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体制优势及信息化倍增效应。
相关链接
- 简阳:医共体建设让基层群众有“医靠”【2025-04-11】
- 河北平山县召开2025年医共体建设座谈会【2025-04-08】
- 陕西83个县(市、区)启动医共体建设【2025-03-31】
- 陕西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5-03-28】
- 陕西安康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经验 获评中国改革2024年度典型案例【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