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浙江省赴四川省东西部协作工作组在成都市召开浙川东西部协作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总结交流会。记者从会上获悉,通过三年“组团式”帮扶,浙江省43家高水平医疗机构共派出120多名专家,帮扶四川省13家县医院;四川省受帮扶县医院已从“能看病”向“看好病”跨越,“硬件”与“软件”同步升级,实现多维度提升。
在完善功能方面,受帮扶的13家县医院全部建成急诊急救“五大中心”、血透中心以及一站式医疗便民服务中心,并全部接入“5G﹢医疗健康”远程应用体系,与帮扶医院建立了远程短视频诊疗系统,新增CT、血液透析设备以及移动式健康体检车等,建成标准化诊疗室和治疗室。
在诊疗服务能力上,建设48个重点帮扶科室,开展了百余项新技术新项目。2024年,13家受帮扶县医院的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住院手术台次、健康体检人次分别较2022年增长4.04%、30.2%、21.54%、27.19%,高难度手术占比增长尤为突出,充分彰显了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2022年,“师带徒”691对、“团队带团队”138对;2024年,建立“师带徒”关系1498人次,“团队带团队”234对,外派跟岗学习998人,新引进人才199人,培养本地学科带头人117人,精准培养模式成效更为突出,本土人才自主能力显著提升。
在学科与管理上,2022年主要以补短板为主,如更新设备、建设“云影像”等;目前已转向“强学科”策略,通过引进急需人才、培养学科带头人,推动专科建设,并制定138项新制度优化管理,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交流会提出,持续加强技术支持,紧密贴合当地实况,将更多前沿医疗技术、高效管理策略、科学诊疗理念及创新运作机制有效移植至四川,全面提高医疗服务综合水平。持续高效利用专家资源,建立“一对一”跟学机制,进一步提升四川本地医生技术水平;以帮扶为契机,系统谋划医院的“十五五”发展规划,实现从“短期提升”向“长期强基”的稳步转变。持续优化人才共育、学科共建、数字共享三大帮扶协作机制,共建“川浙医疗人才培训基地”,在肿瘤、儿科、外科等领域打造“跨省专科联盟”,推动“浙川互联网医院”全覆盖,实现优质资源“云端直达”四川基层。
相关链接
- 贵州仁怀:“四提升”优质健康服务打造县域医疗样板【2025-06-26】
- 云南双柏县多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筑牢县域医疗服务新高地【2025-06-10】
- 湖南隆回县医共体总医院揭牌成立 引领构建县域医疗服务新格局【2025-06-06】
- 青岛莱西市以“数治”赋能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2025-05-23】
- 河北定兴全力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