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卫生健康工作交流》(第6期)以《湖南省湘潭市供需两端发力 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为题,推介湘潭市医改工作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该市医改工作以体制机制和模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造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湘潭样板”,连续3年获国家卫生健康委推介。
湘潭市卫生健康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从2016年的8.2%增长到2024年的10.7%。近3年累计投资30余亿元,用于补齐公立医院基础建设短板;投入重点学科建设资金1.2亿元,建设培育国家临床重点学科7个;建立人才专项资金池,累计培育“莲城”医卫名家50人、引进高层次人才190人。
该市积极落实国、省组织集采药品572种、耗材8大类,平均降价53%、69%。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2016年至今,累计调整医疗服务项目6646项次,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从2016年的25.0%,提升到2024年的36.8%。同时,建立以DRG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实行紧密型医联体医保基金总额预付改革,2024年职工、居民医保实际报销比例分别达70%以上、62%以上。
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湘潭在城区组建医疗集团,实行医疗、信息和药耗一体化管理,搭建检验、影像、心电、病理、消毒、总务“六个共享中心”;在县域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急救、人员、药品、信息、考核一体化管理。健全市县联动的双向转诊机制,降低外转就医率,2024年市域内住院量占比91.1%。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设立胸痛、卒中、创伤等“五大中心”41个、急救单元38个,乡镇卫生院均建设有急救单元(站),抢抓急救“黄金时间”,提高急诊患者救治效率。
为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湘潭从公立医院遴选48名党员骨干,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担任“第一书记”,促进服务管理同质化,派驻机构门诊人次较前增长48.7%,出院人次增长27.1%。2024年全市基层诊疗量占比68.5%,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推荐标准”达标率分别为100%和32.8%。
近3年,湘潭还筹资1.4亿元,推动全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三医”信息互通共享、分级应用,向公众提供智慧就医导航、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电子健康档案(病历)调阅、区域处方流转等服务。此外,该市在市、县龙头医院设立大病服务中心,开设服务热线,主动为大病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服务。自成立以来,留住大病患者143名,开展远程短视频会诊12场,多学科会诊436场,邀请专家来潭手术125台。
相关链接
-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