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医改方向。西乡县以此为导向,持续推进医保服务便捷化、支付智能化、保障精准化,不断擦亮医保“惠民、利民、便民”底色,让改革成效在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以前看病挂号、报销流程又慢又繁,现在一个窗口、甚至在手机上就能搞定,真是方便多了!”这句群众心声,是西乡县医保改革成效的真实写照。这样的变化,得益于该县医疗保障局为解决群众反映就医报销繁琐、跑腿多的问题,积极协调上级与通讯运营商,推动西乡县人民医院、西乡县中医院医保移动支付系统顺利上线,实现就诊结算“掌上办”。
一直以来,“忘带医保卡不能看病、买药”是群众的痛点问题。该县推动“刷脸支付”便民服务下沉,全县共投入30台“刷脸支付”设备,覆盖定点零售药店、基层卫生院、民营医院。参保群众无需携带实体卡,“刷脸”即可完成看病购药服务。“刷脸支付极大方便了参保患者,显著缩短了排队时间,尤其惠及中老年人。”该县中医院相关工作人员说。截至6月底,移动支付结算2.5万余笔,刷脸结算3.1万余笔。
药价更亲民医保更实惠
“以前每次都要去镇卫生院才能买到的药,没想到现在村卫生室也有了。”该县沙河镇马踪村群众李大爷到村卫生室购买了一盒降压药,发现原先卫生室每盒卖18元的药,如今不到6元就能买到。
药品价格是群众最为关切的民生话题之一。该县医疗保障局聚焦群众“买药贵、药难找”问题,积极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同时实施集采药品“以镇代村”,由镇级卫生院负责对辖区内医保定点村卫生室集采药品统筹采购,进一步将集采药品的红利送到更多群众家门口。
目前,该县25家公立医疗机构及196个村卫生室全部纳入集采实施范围,覆盖集采药品品规县级387个、镇级155个、村级61个,同品规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
此外,该县医疗保障局还通过定期组织药品价格检查、公众号定期公示药品价格、动态调整目录范围、后台药品评价系统智能监管等措施,让“群众买得起、用得上、用得好”药品成为现实。
保障更精准服务更贴心
“我家老头因为脑梗卧床,去年4月申请,5月就开始享受长护险待遇了,现在每个月都有专业的人上门帮忙护理。”69岁的张秀清扳着指头算着账,“每年只需要个人花费50元交长护险,就可以享受6000多元的照护。”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应对老龄化、保障重度失能人员生活质量的重要制度,该县也在稳步推进落实。通过设立专窗、入户评估、政策宣传等方式,加强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截至6月底,该县已有78名重度失能人员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显著减轻了家庭照护压力。而精神障碍患者是一类需要长期服药、持续保障的特殊群体,该县医疗保障局联合卫健、民政等多部门建立“政策兜底+定点服务+长效跟踪”机制,通过家庭医生签约、门诊慢病保障、异地结算等方式,探索出一条具有西乡特色的“精神障碍患者就医保障链”。同时精准动员监护人参保,今年该县2892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参保,参保率达100%。
针对慢特病群体,该县不断简化门诊申报流程,在全县定点医疗机构设立诊疗评审一站式窗口,实现政策“零跑腿”、诊疗“一站办”。在门诊慢特病鉴定成功后,根据不同病种,报销比例为70%—95%,年度最高报销7万元,大幅减轻了患者的日常购药负担。同时,将门诊“两病”(高血压、糖尿病)认定资格下放至一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居住农村参保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实现门诊慢特病申请“家门口办”。
相关链接
- “十四五”时期医保改革持续深化【2025-07-28】
- 广东医保改革“开新局”,云浮勇做“探路者”【2025-03-19】
- 2025年医保改革任务明确【2024-12-17】
- 用三明医改经验深化医保改革【2024-09-12】
- 山东医保改革“瞄准”民生需求 让群众更有“医靠”【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