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内镜消毒剂价格由1080元下降至61元,某透析用消毒剂价格由350元下降至27元,消毒成本现在大幅下降了。”近日,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宋爱玲对记者说。
这些数字变化的背后,是安阳市卫生健康委今年开展的大宗消耗品(消毒产品类)集中议价采购改革。通过创新集采模式,该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产品集中采购价格整体降幅达82.21%,部分产品降幅超过90%,大幅降低了医疗机构采购成本。
公立医疗机构在消毒产品等大宗消耗品采购中,面临议价能力分散、采购成本偏高、流通环节繁杂等痛点,这些推高了就医成本、影响患者就医体验。为破解难题,安阳市卫生健康委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要求,将消毒产品类大宗消耗品作为切入点,探索创新集中议价采购模式。
安阳市建立“1﹢3”组织架构体系:由安阳市卫生健康委主要领导挂帅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制定实施方案;同步组建专家智库、议价联合体、监督保障组3个专项团队。同时,安阳市实施“1﹢N”联合体运作模式,以安阳市人民医院为组长单位,组建覆盖县乡村144家公立医疗机构的采购联合体,聚合需求形成强大议价规模优势,首次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三级医院“同城同质同价”。
在采购过程中,安阳市通过医疗机构自主申报、临床专家论证评估、联合体集体决策的递进式筛选程序,将19个品种、31个品规的消毒产品纳入集采清单,实施靶向集采,实现采购品种与临床需求的精准匹配。
值得一提的是,安阳市创新设计“226”评分模式(商务综合占20%、技术综合占20%、价格综合占60%),将产品追溯体系、应急供应能力等17项指标纳入评审体系,既充分体现“以量换价”的价格竞争导向,又赋予产品质量和企业综合实力足够权重,有效防止了“唯低价是取”带来的质量风险。凭借全市公立医疗机构三年需求量形成的“规模订单”,与企业开展多轮次深入议价,实现以量换价的“超级团购”,最大程度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安阳市建立纪检监察部门全流程嵌入监督、双随机抽取议价评审专家、议价现场全程录音录像“三维立体”监督体系,确保采购阳光透明。此次集采最终以全市三年需求量形成“大宗采购单”,实现以量换价的目标。
集中采购带来的变化在基层尤为显著。安阳市文峰区宝莲寺镇卫生院药库管理员说:“现在卫生院的消毒产品和市医院同价同质。比如,皮肤消毒剂由8元下降至0.8元;原售价12元的卫生湿巾,集采后价格降至4.8元。成本的下降,让科室能够采购和储备充足的消毒物资,确保消毒工作执行到位。”
“降价不降质是底线。”安阳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张金文表示,安阳市建立严格的“三查履约”保障机制:中标后48小时内实地核查企业生产能力;医疗机构持续动态评估产品质量;建立问题产品“黑名单”及供应商资格取消制度,并辅以定期抽检。截至目前,抽检产品合格率达100%,全市消毒产品不良事件报告为零。
其实,利用“带量集采”降低运营成本,安阳市医疗卫生机构已先享过一次“红利”。
2024年,安阳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医保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组织全市32家公立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设备采购联合体,将数字X线摄影系统、医用核磁共振装置(MRI)等6类设备纳入集中采购范围,分设放射类、彩超及生命支持类2个包组,进行打包公开招标。通过集中采购,医疗设备价格显著下降:9种设备价格降幅达60%~80%,11种设备价格降幅达40%~60%。
张金文表示,安阳的创新实践体现“三个转变”:在发展方式上,通过集约化采购挖潜降耗,推动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益管理;在运行模式上,依托联合议价、科学评审等精细化、信息化手段,显著优化管理流程与效率;在资源配置上,节省的巨额采购成本,为医院将更多资源投向核心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人才培养提供了空间。今后,安阳市卫生健康委将总结经验,探索向更多医用耗材品类推广,通过“以量换价、以量保质”持续减轻医疗机构运行负担,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患者。
相关链接
- 安阳市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会【2025-05-06】
- 安阳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会召开【2025-04-28】
- 河南安阳:“三医”协同 “医靠”更稳【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