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做换关节手术,花费约1.6万元,自己只负担约5500元。”10月13日,永宁县望远镇74岁的居民王秀花说。今年9月下旬,王秀花因右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来到望远镇卫生院中医科就诊。经保守治疗后效果欠佳,卫生院特邀永宁县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杜程会诊,转至县医院骨科进行右膝关节置换术。
近年来,银川市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共建共享为目标,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作为县域主体,打造县域医共体;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作为城市主体,构建城市医联体。三区分别成立了兴庆区医疗集团、金凤区医疗集团、西夏区医疗集团,以优质资源下沉共享为核心,加快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格局。
永宁县作为全区第一批县域医共体试点启动以来,已构建起“1+2+4”科学医疗资源布局,形成全县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模式。望远镇卫生院作为永宁县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县域医疗分中心之一,县总院对其进行全面人才帮扶,实施总院专家轮流坐诊制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显著提升了卫生院的综合诊疗能力。去年,卫生院门诊人次达39万,创历史新高。
在金凤区黄河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治疗室内,家住福满苑的61岁居民赵惠敏最近腿疼,就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针灸理疗,之后又挂了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坐诊中医专家王玉珍的号进一步就诊。自2022年金凤区推进紧密医联体建设以来,牵头医院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与良田镇卫生院、丰登镇卫生院共建重点专业、重点科室,同时医疗集团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需设岗,选派部分业务骨干赴基层卫生院挂职副院长,牵头单位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沉专家坐诊,极大地方便了基层群众就诊。
“通过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银川市群众形成了有序就医的新格局。”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银川市三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达1089万余人次,占银川市总诊疗量的39.47%,门诊均次费用下降3.1%,分级诊疗初步形成;全市89.8%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能力标准。
相关链接
- 银川市学习三明医改经验培训班学员到永宁县人民医院观摩【2025-05-16】
- 2024公立医院发展策略研究银川会议举办【2024-09-09】
- 银川市西夏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激活“一池春水”【2024-02-27】
- 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宁夏站)在银川召开【2023-07-04】
- 银川市医疗健康集团医联体工作交流会召开【202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