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保支付改革、带量采购等医改政策推动下,公立医院面临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压力。医疗物资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流转效率与资源占用问题,尤其制约着大型集团化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传统SPD模式聚焦于院内物流优化,而SPD云仓通过构建"院内外一体化"的运营模式,为医院实现深度降本增效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一、供应扁平化:共享仓储,降低库存
针对多院区医院库存分散、信息传递慢导致的"牛鞭效应",SPD云仓创新性地充当医院与供应商的"共享仓库"。通过实时感知临床消耗数据,系统能够自动生成补货指令,取代传统人工采购模式。这一转变大幅缩短了供应链响应时间,显著降低了医院库存备货水平,加快了资金与仓储空间周转。
二、全链智慧化:集成系统,智能决策
云仓模式集成了WMS、TMS及质量管理等系统的"智慧大脑",这一集成平台实现了从供应商到临床科室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物资在离开云仓之前,库存预警、智能补货、路径优化等决策均在云仓内完成,使医院后勤管理从被动响应转变为精准、前瞻的智能化运营。
三、流程数字化:全程追溯,应对监管
云仓模式为医用物资建立了全流程的"数字身份证"。从物资进入云仓验收、仓内拆包、定数重组、装车配送,到院内入库、科室申领、最终用到患者身上并完成计费,所有环节数据均被实时记录并互联互通。这套追溯体系不仅确保了医疗质量安全,更能够为医保飞检提供完整、可信的数据链,将监管压力转化为展示医院精细化管理成果的机遇。
四、运营低碳化:集约配送,释放资源
通过集约化运营,云仓模式显著降低了供应链的碳足迹与运营成本。实践案例表明,实施后供应商月配送频次可从数十次锐减至个位数。
对医院:极大缓解了院内的交通压力(如卸货区拥堵)、节约了仓库空间与接待管理人力,将这些宝贵的公共资源重新服务于医疗活动,并为应急物资储备腾出了空间。
对供应链:减少了大量车辆往返的碳排放,实现了绿色低碳运营。
五、服务长链化:延伸院外,构建生态
云仓模式突破了传统SPD的院内边界,将服务延伸至上游供应链。服务商可为上游供应商和厂商提供仓储、库存管理、贴标、打包等增值服务,帮助供应商降低物流成本,从而逐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降本增效,构建共赢生态。
六、权责清晰化:专业分工,保障质量
在SPD云仓模式下,医院与服务商的权责边界有严格界定,这是模式稳健运行的基础。
医院方职责:聚焦核心医疗业务,负责耗材的遴选准入、采购决策、质量监督、以及合理使用评价等研究性、监管性工作。医院可在云仓关键岗位(如验收)派驻人员,确保核心环节可控。
服务商职责:承担所有事务性物流工作,包括耗材的接收、上架、拣选、定数加工、院内配送等,确保物流服务的专业与高效。
这种专业分工使医院能更专注于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同时依托服务商的物流专业能力,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
SPD云仓模式通过专业化、智慧化与数字化手段,将医院供应链从成本中心转化为价值创造环节。未来,随着与医联体建设的深度结合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融合,SPD云仓有望成为区域医疗资源高效配置的关键基础设施,在提升医疗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优化资源配置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关链接
- 2025.11月成都关于举办“ 医院‘十五五’规划编制与高质量发展下的医院运营管理专题研修班”的通知【2025-10-20】
- AI技术对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体系构建的影响【2025-10-09】
- 如何构建公立医院运营体系的四个关键着力点?【2025-09-23】
-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控制医院运营成本【2025-08-22】
- 医院运营绩效管理的“根本源”如何谈好三角恋爱【2025-07-22】





扫码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