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541家医疗机构实行“按病种付费” 患者住院自负费用下降超15%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5-11-03 08:30:58

【字体: 打印本页

为提升医保支付绩效,前不久国家医保局印发了《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重庆作为全国首批DRG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启动试点以来,已有541家医疗机构开展DRG实际付费,患者住院自负费用下降15.57%。

市民刘树才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到垫江县人民医院骨一科接受手术治疗,如果按照传统的“项目付费”模式,他的治疗费用可能因理疗项目、用药种类、住院天数的不同而波动较大。而在DRG付费模式下,刘树才的治疗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

患者刘树才告诉记者:“现在政策好,可以报销,报了之后只要一万多块钱,替我们农民减少了很大一笔负担和开支。”

传统的医保支付方式是按项目付费,即药品、耗材、服务项目用了多少结算多少,容易滋生“大处方”、“大检查”等过度医疗行为。自2019年起,重庆开始试点DRG支付方式改革。DRG是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简称,DRG支付通俗来说,就是按疾病诊断来分组,医保部门按各个病组的费用标准进行打包支付。这种医保与医院之间的结算方式,让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从“多开项目获得收益”,转变为“合理诊疗才能获得收入”。

潼南区中医院副院长刘平表示:“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医院的运营模式,从过去的规模扩张式向精细化管理式转变。倒逼我们必须加强内部成本管控,优化临床路径,提升运营效率,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用更合理的资源治好病。”

记者从市医保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已有541家医疗机构开展DRG实际付费,患者住院次均费用下降9.73%,自负费用下降15.57%;医疗机构平均住院床日下降11.27%,医疗机构医保基金实际收益较改革前平均增加13.5%。

市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处长陈宏岗表示:“DRG支付根据临床实际,定期要对病组进行优化,对支付标准进行测算和完善。第二个是在全市,包括一级医疗机构,把符合条件的、能确保老百姓DRG支付下治病治疗安全有效的医疗机构,纳入DRG实际付费。”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