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血管、淋巴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重点关注血管差异与操作风险,将原有血管、淋巴系统价格项目规范整合为116项,另有加收项9项、扩展项1项。
据介绍,血管系统解剖复杂,同一操作中,受解剖位置、管径粗细、管壁厚度等因素影响,不同血管操作难度存在明显差异。各地原有立项逻辑难以在整合规范价格项目的同时体现技术差异。以动脉支架置入为例,部分地区不区分不同动脉,统一设立“经皮动脉支架置入术”,难以体现不同部位血管难度差异。此次,《指南》将动脉分为大动脉、头臂动脉、肢体动脉、内脏动脉并分别设立相应支架置入价格项目,有助于提升价格项目兼容性,体现不同血管难度差异。
《指南》充分尊重临床实际,通过区分常规和复杂情况、设立加收项等方式体现手术技术难度差异。例如,在动脉瘤切除重建中,不同患者病情差异较大。《指南》首先区分常规和复杂情况,将累及其他动脉、感染及假性动脉瘤等归纳为复杂情况,实现差异化定价。同时,考虑到破裂动脉瘤外科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指南》将破裂动脉瘤作为复杂情况的加收项,进一步体现技术难度和劳动付出,引导优质医疗资源聚焦复杂疾病诊疗。
《指南》支持新产品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血管手术风险集中于血栓或斑块碎屑脱落,这些脱落的物质可能随血流堵塞远端血管,进而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为防范此类手术风险,血管保护装置应运而生。《指南》将血管保护装置的置入和取出单独立项,医疗机构术中提供血管保护服务时可依规收费,同时价格项目不与滤网、滤器等具体保护装置种类绑定,引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更多满足临床需要的血管保护装置产品。
相关链接
- 云南玉溪:医疗价格改革要多关注资源调整【2024-07-03】
- 陕西新增16项辅助生殖类医疗价格项目【2024-05-24】
- 全国医院物价收费与医保支付高层论坛暨病种控费、医疗价格、DRGs、医保智能审核与拒付风险管控培训班【2018-04-10】





扫码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