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高质量发展 江苏全面深化医改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5-11-17 08:43:19

【字体: 打印本页

11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苏省深化医改经验做法。

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发展

  “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殷殷嘱托。”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谭颖介绍,江苏省委、省政府专题研究、着力破解公立医院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认真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建立“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协作会商机制,从增强投入稳定性、价格动态性、编制适配性、薪酬合理性等方面入手,合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4个设区市获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

  一是财政“舍得投”。各级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对公立医院的6项投入责任。“十四五”以来,全省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300亿元,支持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改善服务条件、加强运营补助和能力提升,公立医院的运营补助资金年均增长9.6%。特别是2023年以来,省级财政投入净增加125亿元,保障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二是价格“动态调”。持续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十四五”以来,全省采取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的办法,新增医疗服务项目269项,调整项目价格1411项,适当降低检验检查类项目价格、提高诊查护理类项目价格。全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努力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

  三是编制“灵活用”。江苏完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指导各地按需调整公立医院事业编制数额。“十四五”以来,核增公立医院事业编制4.9万个,重点补足儿童、妇幼、精神、传染病等专科医院发展急需。盘活用好现有编制,建立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切实响应公立医院“高精尖缺”临床一线人才的编制使用需求。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归属感。

  四是薪酬“结构优”。江苏积极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科学确定并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总量,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工资、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多元化分配形式。通过扩大公立医院收入来源、优化绩效分配、调整收入结构等方式,稳步推进“三个结构调整”,逐步动态缩小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人员收入差距、医院内部业务科室和同科室人员收入差距、奖励绩效工资所占比重,有效调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作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江苏省苏州市常住人口近1300万。近年来,该市主要从做强优势学科、补齐短板学科、做强基层能力3方面强化服务体系建设。

  苏州市副市长季晶介绍,苏州市政府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等医学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进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建成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及9个省级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血液、骨科、心脑血管、儿科等优势学科得到进一步加强;市政府出台医疗卫生资源补短板方案,在“十四五”期间,围绕人口结构变化以及重点人群保障,系统补齐了老年、康复、妇幼等专科短板。此外,针对苏州市外来人口多、企业多的现状,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产业园区、商务楼宇、校园等,不断拓展服务内涵。

  “我们还连续7年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能力列入政府实事项目,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建设,打造儿科、康复、中医、超声等7个基层特色专科孵化基地,为基层培养紧缺人才1000余名,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服务。”季晶说。

  江苏省扬州市下辖区县大多为涉农地区。为了方便当地群众就近看病就医,扬州市围绕“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目标,有的放矢改善涉农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扬州市市长郑海涛介绍,近年来,扬州市着力加强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按照二级医院标准重点建设了20家中心乡镇卫生院,有效提升基层的临床服务能力;面向乡、村两级,实施“双千人”医学人才定向培养计划,由大学本科、高职专科院校定向培养医学生并向基层输送,目前已累计培养输送2300多名医学人才;建成10个紧密型医联体,牵头医院向每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派驻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向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派驻3名具有主治医师职称以上职称的医师,实现乡镇全覆盖;在农村地区普及远程短视频医疗,通过“智慧药房”建设,群众在基层就能获得二、三级医院常用的门诊特殊病、门诊慢性病药品,并且可以实现线上医保报销支付,看病就医更加便利。

  “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郑海涛介绍,2024年扬州市基层诊疗量占比达64.8%,较示范项目实施前提升7.7个百分点。

推动服务模式升级进阶

  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扬州,周边医疗资源丰富,要想吸引患者留在本地就医,需在提升诊疗水平的同时改善就医体验。为此,扬州市建成28家互联网医院。创新实施“居民健康档案随身带”项目,实现患者就诊记录、检查检验结果、体检报告等跨区域、跨机构调阅查询。建设市、县两级会诊转诊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就医咨询、会诊、转诊、外请专家等综合服务。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县长黄克涛介绍,该县大力推行床旁统筹结算、急诊先诊疗后结算、“码上报告”解读等便民政策,积极开展80岁及以上老人“无需家人陪护”服务试点,建成运行县肿瘤防治中心,推进县镇巡诊,同时全方位推进规范诊疗,全面落实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有效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南京鼓楼医院聚焦群众就医需求,扎实推进人文医院建设,持续优化服务流程,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切实改善群众就医感受。该院党委书记夏海鸣介绍:“医院设置无陪护病房,为部分有需求的患者提供帮助;开设儿童夜门诊,年诊疗量近6000人次;建设一站式预约中心,实施智能导诊,优化预约挂号与就诊叫号规则,使就诊等候时间平均缩短6分钟;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1300余名医务人员在线提供服务;同步开通医保线上结算,实现‘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