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姚县深化“三医”联动改革 让老百姓有“医”靠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5-11-25 14:53:47
近年来,大姚县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与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项目,在医疗资源配置、服务效能提升和民生保障强化等方面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之路。
大姚县人民医院新区规划图。
01
错位协同,构建梯度互补
县域医疗体系
专科引领,筑牢县级医疗高地。以“百县工程”为契机,精准布局县级医院专科建设,县人民医院重点打造“急诊急救5大中心”,成功构建起快速高效的急危重症救治网络;同时,加强肿瘤、心血管等专科专病能力建设,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让县域内患者能够就近享受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待遇倾斜,激活乡级医疗活力。统筹提取县乡医疗机构收支结余的10%作为发展基金,对偏远、弱小卫生院进行反哺。湾碧乡卫生院在发展基金的支持下,卫生院改善基础设施,新增中医理疗特色项目,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真正实现“处处得发展、人人有绩效”。
减负增效,稳固村级医疗网底。通过打造“村卫生室中心化发展”品牌,建立“中心化”服务模式,有效减轻村医负担。石羊镇土摆窝中心卫生室整合周边多个一般卫生室的基本医疗服务,让村医专注于医疗服务,人员队伍更加稳定。
改革后的湾碧乡中医馆。
02
制度创新,激发医疗体系
内生发展动力
统一管理,实现医共体高效运营。县域医共体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统一法定代表人制度,打破原有机构之间壁垒,实现“一盘棋谋划、一本账管理、一体化运营”。
创新用人,优化医疗人才管理。对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实行总量统筹备案管理,编外人员总量控制,赋予医共体人事编制管理自主权,切实解决人才招引等难题。截至2025年6月,成功引进专家工作站49个,招引银龄医师25人,为县域医疗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薪酬激励,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赋予医共体绩效工资自主分配权,全面落实“两个允许”,把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统一纳入薪酬改革范畴,调整完善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工资总量核定方式,稳步提升医务人员薪酬待遇。重点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员倾斜,缩小不同机构、不同专业、不同科室之间收入差距,以薪酬分配推动专科服务能力提升。
科学支付,遏制医疗资源浪费。全域推行DRG付费改革,实施医共体医保资金总额打包,制定重点药品监控制度,加强门诊输液和住院患者管理,有效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2025年上半年,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73.73%,增长2.77%,全县医保基金支出同比减少1597.02万元,降幅11.19%。
银龄医师韩明华教学查房。
03
资源下沉,打造优质可及
基层服务生态
人员下沉,充实基层医疗力量。总医院统筹下派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基层专家团队,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开展驻点帮扶,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县级医院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常年驻点帮扶,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管理下沉,提升基层医疗质量。建立医共体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推行“四个一”管理制度,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动态分析、巡检指导和绩效评估,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服务下沉,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将县级医院专科医生和公共卫生人员融入家庭医生团队,开展上门服务。六苴镇家庭医生团队为行动不便慢性病患者定期上门开展检查和送药服务,受到群众好评。
县人民医院为患者提供免费上门服务。
04
数智赋能,开启便民惠民
医疗服务
信息共享,打破就医时空限制。建成覆盖到村的远程短视频会诊系统、资源共享系统等,数字化分级诊疗模式,能够满足群众就近就便就医,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服务升级,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全面推行在线预约、挂号线上缴费、延时服务等便民措施,增开午间夜间门诊和周末专家门诊,极大地方便群众就医,提升就医获得感和体验感。
减负惠民,降低群众就医成本。扩面实施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2025年1~6月,公立医院住院患者检验检查费用占比下降2.77%,参保人县域内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分别下降9.71%和2.38%,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相关链接
- 云南楚雄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提升【2025-11-18】
- 云南“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成效显著【2025-11-04】
- 云南举办院前急救调度员技能大赛【2025-10-29】
- 云南“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成效卓著【2025-10-28】
- 云南楚雄医改大讲堂开讲【2025-10-17】





扫码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