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感高发,儿童医院、儿科门诊人满为患。尤其凌晨时分往往出现就医高潮。如何改善儿童就医难?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在答复全国政协委员陈伟忠的相关提案时表示,将继续重点加强地市级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建设。
2018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宏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忠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建立社区医疗——公立医院儿科诊疗一体化网络平台
改善儿童就医难”的提案,建议强化社区医疗机构首诊,未达到急诊标准的儿科病人必须在社区医疗首诊;建立社区医疗——公立医院儿科诊疗一体化网络平台,实现预约和检测结果共享功能。
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答复中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儿童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儿童医院228家,较2016年末增加19家。开设儿科医疗服务的医院达到20024家,较2016年末增加1117家。全国医院儿科总床位数33万张,较2016年末增加近2万张。全国共拥有社会办儿童医院55家,合计床位3719张。
针对看病“三长一短”(即候诊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现象,全国三级医院全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通过网络、电话、微信等多途径实现分时段预约挂号、预约检验检查等,使服务更加高效。通过采用一站式结算、出入院床边结算、手机移动支付等多种缴费方式,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缴费时间,使服务更加便捷。
卫健委表示,目前,国家、省、地市、县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建立,22个省份建立省级远程短视频医疗平台,覆盖包括儿童医院在内的1.3万家医疗机构、1800多个县。可为患者提供信息查询和推送服务的医院达到4100余家,可提供移动支付结算的医疗机构达到2777家,73.4%的医疗机构实现医联体内检查结果互认。
接下来,将通过以下措施缓解看病难题:进一步增加儿科服务资源供给,完善服务体系;继续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专科建设,重点加强地市级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和社区机构设立儿科;以“互联网+”为手段,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研究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对公众进行儿童预防保健及相关疾病知识宣教,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儿童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等服务体系,增加逐步建立儿科诊疗服务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引导群众就近、错峰、有序就医。
相关链接
- 上海开展儿科服务年行动:二级、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应提供儿科服务【2025-03-21】
- 上海234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服务 每年增加床位400张【2019-04-25】
- 国家卫健委举办《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读书班第二次集体学习【2025-05-14】
- 国家卫健委发布新版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05-12】
- 国家卫健委: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2025-05-09】
- 国家卫健委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培训班在龙门开班【2025-05-08】
- 因地制宜推广三明医改国家卫健委“以例说法”【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