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重庆召开2019年全市医疗管理工作会议。各区县(自治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相关业务分管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区县人民(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主要负责人及各委属医院相关负责人等共计460余人参会。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出席并讲话,副主任周林做工作报告。
会议指出,2018年全市医疗管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为群众提供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就医获得感”为目标,按照“363”工作路径要求,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持深化改革,围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群众就医感受、平安医院建设、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建设等五大行动计划,医疗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前进。会议深刻剖析了当前全市医疗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时期医疗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
据悉,去年,重庆全市已建成各类医联体188个,区县域内患者就诊率达到91.2%,上级医院下转病人增长15%,其中117家医院开展章程试点,新增规模以上民营医院96家。在医疗服务上提能显效,新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9个,在建市级诊疗中心20个,区县级诊疗中心215个,全市医院门急诊人次及出院人次均比2017年增长4%。
同时,全市医疗机构“三防”设施设备配置达标率91%,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设立警务室108个,涉医案件同比下降21%。全年开展民生监督暨“过度诊疗”专项整治行动,门急诊次均费用下降3.46%,人均住院费用下降1.52%,住院人均药品费用下降1.99%。此外,攻坚克难,在健康扶贫行动中,助力昌都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专项救治病种由9种增加到26种,贫困人口住院自付比例8.92%。
会议要求,2019年,全市医疗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推进能力再提升、服务再改善、管理再规范、安全再强化、改革再深化,努力推动医疗管理工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新期待,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
2019年,全市将新增20个左右的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新创建2所三级医院,培训专科护士1875名。继续深入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固化优化便民措施,开展多学科诊疗、分娩镇痛试点,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继续开展平安医院建设,构建核心医患关系。同时,在做好26个救治病种基础上研究新增病种,确保2020年达到30个病种以上,并着力加快推进儿童白血病基本治疗服务包支付方式改革。力争到2020年,18家以上的区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90%以上的县级医院达到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要求;实现现代医院章程制定全覆盖。并切实抓好行业作风建设,健全“六大阳光机制”。
会议还对2019年基层卫生、妇幼健康、药政管理、科技教育及国际合作等方面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相关链接
- 苏北人民医院成为省日间医疗管理质控中心挂靠单位【2025-02-11】
- 打造医院服务品牌后医疗管理势在必行【2024-09-09】
- DRG支付下如何有效实施医院医疗管理?【2024-07-25】
- 阿拉善盟召开2024年全盟医疗管理与改革工作会议【2024-04-29】
- 临床路径管理在提高医院医疗管理水平中的应用价值【2024-02-21】
- 2025.5-6月重庆、青岛关于举办"高质量发展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方案设计难点解析与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高级研修班"的通知【2025-04-28】
- 2025.5-6月重庆、贵阳关于举办"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医疗卫生系统AI(DeepSeek赋能)实用性公文写作暨办公室核心技能提升及文宣新闻稿件撰写高级研修班"的通知【2025-04-28】
- “产学研医”协同发力推动重庆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03-31】
- 重庆万州:数据赋能清廉医院建设【2025-03-21】
- 第七届县医院建设发展大会在重庆成功召开【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