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提高卫生应急反应能力和急救水平,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印发《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预案》明确要求,发生突发事件后,院内医疗急救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拒收伤病员。
《预案》指出,承担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任务的本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疗机构(院前、院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健康监督机构、采供血机构和心理干预机构等。现场救治依据“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分别用绿、黄、红、黑4种颜色,对轻、中、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进行标记,认真记录检伤分类结果,尽快将符合转送条件的伤病员转运至医院。伤病员分流应遵循“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的原则。
《预案》明确,收治伤病员的医疗机构应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建立伤病员院前院内衔接及院内救治的绿色通道。院内医疗急救机构在做好伤病员救治的同时,要做好相关信息记录、汇总,并及时向市、区卫生健康委紧急医学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
相关链接
- 上海打造整合型紧急医学救援体系【2025-03-28】
- 江西省加快推进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2025-01-06】
- 吉林开展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提升培训【2024-11-15】
- 辽宁将升级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2020-06-01】
- 国家卫健委:正在会同教育部对北京协和医学院“4+4”试点进行全面评估【2025-05-16】
- 北京启动“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护理服务能力提升行动【2025-05-13】
- 北京市部分医疗机构试点办理“预住院”手续【2025-05-07】
- 北京对定点医药机构人员实行“驾照式记分”【2025-04-30】
- 2025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