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的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经验交流论坛暨第三方评估阶段性结果发布会在京举行,同期发布了患者、医务人员双满意总分排名前十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医院和省级中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介绍,此次调查评估主要针对2018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落实情况和效果开展。调查发现,门诊和住院患者的总体满意率分别为91%和96.7%。样本医院改善就诊信息化的积极举措普遍得到患者的认可。其中,预约挂号比例持续增加,从2016年的34.3%增加到60.7%。
刘远立表示,调查发现,广大医务人员与医院参与的比例和程度不断提升,医院总体落实情况显著提升,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取得一定进展。新增的药师调查显示,超过60%的药师感觉自己医院的医患关系正在好转。不过,医患双方获得感也存在较大反差,医务人员的满意度远低于患者满意度。同时,相对于技术性服务,非技术性服务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落实行动计划情况中,样本医院总得分率为84.4%,在后勤服务、优质护理、急诊急救、多学科诊疗和人文服务方面的得分率都超过90%,但日间服务、远程短视频医疗制度、医务社工制度的得分率低于80%。
刘远立特别指出,门诊患者中,西部地区患者的满意度比东部和中部地区都低。同时,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总费用和自付比例与满意度都成负相关,说明费用水平和医疗保障程度对于就医体验十分重要。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表示,科学评估工作十分重要,但要注意将医疗照护行业与普通服务行业、主观感受与客观指标等区分开来。刘远立介绍,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与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评估专家组合作,自2015年年底开始,从医院流程、患者就医体验、医护人员职业环境和满意度3个主要方面开展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第三方评估。
相关链接
- 广西2780万人次因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受益【2024-08-16】
- 北京发布改善医疗服务工作方案【2024-03-26】
- 国家卫健委:各地改善医疗服务取得阶段性积极成效【2023-08-30】
- 山西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不断增强群众健康幸福感【2023-07-19】
- 曹雪涛副主任一行到四川调研改善医疗服务等工作开展情况【2023-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