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推动社区医院建设试点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19-06-19 08:33:37
6月18日,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公布《安徽省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下称《实施方案》),将在安徽全省范围内开展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建设一批医防能力强、服务水平优、群众满意度高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我省已遴选确定了3个区和27家基层机构开展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社区医院建设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依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需要,填平补齐相应设备设施,进一步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坚持社区医院防治结合的功能定位和公益性质,加挂社区医院牌子后,经营性质不变,现有财政补偿水平和优惠政策不降低缩水。
健全科室设置和设备配备
试点工作具体如何开展?《实施方案》指出,补齐短板,加强临床科室建设和设备配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和《乡镇卫生院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科室设置要求的基础上,至少设置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心理)科、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科、血液透析科等专业科室中的5个二级学科科室,有条件的可设置部分三级学科科室。
《实施方案》将要求试点单位至少设置医学检验科(化验室)、B超室、医学影像科、心电图室、西(中)药房。有条件的可设置胃镜室等功能室。影像诊断、临床检验科室可由第三方机构或者医联体上级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相比《标准》中对病床设置的要求,《实施方案》的规定更为具体,“合理设置床位,可按照服务人口1.0-1.5张/千人配置,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社区医院主要以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为主,鼓励有条件的设置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床位,开设家庭病床,不断提高病床使用效率。”
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如何提升社区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实施方案》指出,将通过提高门诊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坚持中西医并重、提供连续服务、加强医疗质量建设等方式,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医联体建设是连接三甲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桥梁。《实施方案》指出,积极参与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强化医联体内上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与技术的支持,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鼓励医联体内上级医院开设医师工作室、全科联合门诊以及联合病房。
提高辖区综合服务水平
《实施方案》要求要加强防治融合,按照服务规范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基本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逐步实现同质化管理。并且转变服务模式,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以执业(全科)医师为主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积极开展个性化签约和电子化签约,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提升质量和效果。
同时,发挥社区医院的示范标杆作用,承担区域性基层健康管理(体验)中心、康复护理中心、安宁养护中心、基层卫生人才培训中心等职能,体现区域基层卫生资源的集合效应。改革创新,优化基层运行机制。落实机构补偿、人事聘用、考核分配等医改政策,形成机构活力、医务人员有动力的良好机构运行氛围,进一步赢得居民认可和信任。
相关链接
- 三部门: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三年行动【2024-01-26】
- 天津市年内每个区至少建成1至2家社区医院【2022-07-11】
- “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启动【2022-06-09】
- 新疆年底前再建成20所社区医院【2022-06-01】
- 石家庄市年内将新增不少于两家社区医院【2022-05-09】
- 安徽省开展医养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2025-05-15】
- 安徽宁国强化医疗卫生队伍建设【2025-04-25】
- 安徽亳州市推进就医报销“一件事”办成【2025-04-18】
- 安徽将大力推动卫生健康服务“有得有感”【2025-04-15】
- 安徽省公立中医医院绩效监测和医疗质量提升培训会举办【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