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组建121个县域医疗共同体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19-08-30 08:37:49

【字体: 打印本页

“全区96个县(市、区)均组织开展了县域医共体建设,组建县域医共体121个。”8月29日,从新疆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获悉:新疆通过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去年全区县域医院就诊率达85.5%,39家公立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患者18.55万例次,同比增加7.8%。

新疆卫生资源总体供给不足,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薄弱。为此,新疆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建设和发展医联体为载体,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

目前,该自治区已经建成了层级清晰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优化医疗资源,降低了医疗系统运行成本,遏制了过度医疗,减轻了患者、医疗机构和医保费用负担。发布会上,新疆卫生健康委员会巡视员张刚强介绍,全区推进了四种形式医联体建设。

一是推进城市医联体。以1家三级医院牵头,联合若干城市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纵向整合医疗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其中以自治区人民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牵头单位,推进两个自治区医联体建设。各地、州、市由属地三级公立医院牵头,推进了15个地(州、市)级医联体建设。

二是推进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的管理模式,重点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这一模式即由县域医共体牵头单位统一管理人员使用、财务核算、绩效考核、物资调配等的县域医疗共同体。全区每个地州市选择了1个县(市)开展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三是推进跨区域专科联盟建设。根据区域内医疗机构优势专科资源,以1所医疗机构特色专科为牵头单位,联合其他医疗机构相同专科技术力量,建立区域内若干特色专科中心,形成补位发展模式,提升专科重大疾病救治能力。目前,全区已先后成立12个自治区级专科联盟,还有近20个自治区级专科联盟正在积极筹备,全区各地、各单位已先后加入78个跨省域专科联盟。

四是推进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通过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面向基层边远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医疗服务,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目前,全区分层级建设远程医疗协作网74个,其中以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代表,分别牵头成立了自治区两大远程短视频医疗会诊中心。

张刚强介绍,以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等为代表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县强、乡稳、村活、上下联、信息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取得了一定突破,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

“近年来,焉耆县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服务、效率等得到了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全县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较一体化前增长了51%,住院人次增长了23%。”焉耆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于文华在发布会上说。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