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医疗技术能力与医疗质量水平提升等情况,并发布了《2018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对2017年三级医院收治的省外就医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三级医院收治的省外就医患者中,流入最多的省份前5位分别为上海、北京、江苏、广东和浙江。其中,浙江和广东三级医院收治省外就医患者比例上升较为明显,分别上升了31.63%和15.92%。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跨省异地就医一方面会加重患者负担,另一方面也加重了看病难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指出,应该从两个方面解决当地医疗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当地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的难题:
首先,合理布局医疗资源。通过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来扩大优质医疗资源的覆盖面,通过持续加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来提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特别要围绕患者异地就医比较多的一些病种和负担重、死亡率高的病种和专业加强建设。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财政部设立了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项目,中央财政投入7.3亿元,加强全国166个临床专科的能力建设,解决当地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问题。
其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基层是医疗服务能力的短板和薄弱地方。这几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过加强对口支援、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加强远程短视频医疗工作以及开展“组团式”的援疆援藏等措施,促进东部发达地区的医院对中西部地区和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的支持,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
相关链接
- 广东“三张处方”入选全国医改十大新举措【2025-04-18】
- 广东开展免陪照护服务试点【2025-04-17】
- 广东8地市试点医疗机构启动免陪照护服务【2025-04-15】
- 广东出台综合医院精神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04-02】
- 广东:为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铺路架桥”【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