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仍在继续,如何多管齐下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会同广东省中医药局组织制定了《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慢病管理中心运行指南(试行)》等15个指南,从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药械管理、双向转诊、组团式帮扶、慢病管理、区域医学中心建设等15个方面,对建立完善各种技术服务管理中心的内部运行机制,形成功能定位科学准确、流程清晰、分工协作、运作规范高效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作出部署。
《广东省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慢病管理中心运行指南(试行)》则提出,以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管理为主要突破口,在县域医共体总医院设立慢性病管理中心,县级综合医院(含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分别设立慢性病综合门诊部和家庭医生综合门诊部,将村卫生站纳入辖区乡镇卫生院管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将慢性病管理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及时反馈,并与绩效挂钩。
《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医疗质量统一管理指南(试行)》提出,建立以县域医共体为基础的县镇村有序衔接的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打造总医院与分院系统化、规范化、统一化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县域医共体内医疗质量管理实行总医院负总责,各分院是各自医疗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各临床科室以及药学、护理、医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内统一信息系统建设目标需求指南(试行)》提出,开展县域医共体模式下的统一信息系统建设,整合医疗、医保和医药信息,实现对业务收入、医疗质量、病种结构、药品、耗材使用和医疗费用等的常态监管和动态分析,为政府和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为做好县域医共体内药械有效管理,《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药械统一管理指南(试行)》明确,县域医共体内药械管理应通过科学遴选、统一目录,促使各成员单位的药品、医用耗材供应品种统一;通过集中统一采购,促使药品、医用耗材采购成本进一步下降;通过统一支付,促进医院与药品、医用耗材供应企业、配送企业三方的良性运行。
防治大病慢病,广东今年要凸显县域医共体作用。《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肿瘤综合防治中心运行指南(试行)》提出,通过县域医共体统一管理,在县域内建立集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肿瘤疾病健康管理体系,提高县域医共体内常见肿瘤的综合防治能力。成立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肿瘤防治小组,定期对辖区内所有群众开展肿瘤筛查工作。
相关链接
- 青岛市城阳区加快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2025-09-18】
- 岳阳市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纪实【2025-09-18】
- 江苏东台围绕群众健康打造全国县域医共体改革样本【2025-09-17】
- 云南南华县推动紧密型医共体人事薪酬制度改革【2025-09-11】
- 雅安市名山区召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推进会【2025-09-04】
- 广东今年拟培养600名老年医学骨干【2025-09-18】
- 广东大力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2025-09-15】
- 广东陆河县以“医联体”为核心持续推动医疗改革纪实【2025-09-15】
- 广东首批公共卫生医师处方开出【2025-09-08】
- 广东东莞“儿科医疗服务年”三年行动:年底二三级医院全面设儿科【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