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济管理年号角吹响,五大挑战如何破?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0-07-08 08:32:17

【字体: 打印本页

6月29日,国家卫健委网站下发《关于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国卫财务函〔2020〕262号,以下简称《通知》),在业内迅速引发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医改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刻,“经济管理”再次受到高度重视,释放出什么信息,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探讨。
  医院经济管理年号角吹响
  就在今年1月6日-7日,2020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严格规范医疗行为,持续改进人民群众就医体验;严格经济运行管理,加强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1月14日,2020年全国卫生健康财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开展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号角开始吹响,经济管理成为医改绕不过去的“坎”。
  医院经济管理(Hospital economic management),是指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指导与监督,开展经济分析和经济核算,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医疗保健服务技术和经济效果,更好地完成以医疗为中心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各项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
  早在1981年3月,原卫生部下发《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明确, 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的组成部分。财政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财社〔2015〕263号)提出,财务和预算管理是公立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推动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医院经济管理年有哪些活动内容和重点要求?
  《通知》明确提出5大方面活动内容共24项重点,梳理分析问题,及时整改堵塞漏洞;强化价格管理,规范业务和价格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夯实经济管理基础;推进业务财务融合,促进经济管理提质增效;改革创新强化监管,健全长效机制。
  《通知》明确提出,深化医改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公立医疗机构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加快补齐内部管理短板和弱项,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管理模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
  两个转变成为医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医改初期的规模扩张求效益,受医保支付政策影响,病床使用率在下降,大型设备使用率逐步降低,医院规模扩张后遗症正在凸显。随着医改力度加大,药品耗材零加成制度推行,切断了医院的加成收益,特别是医保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包干预付费” 制度改革,向价值医疗买单,原来的医院收益部分变成了成本,对医院成本控制能力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向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的内涵质量效益型转变成为必然。在医院收入粗放式扩张增长时期,医院经济管理模式相对粗放,随着医院增收遇到“天花板”瓶颈,向精细化、精益化转变势在必行。
  医改新时代对医院经济管理的挑战
  全民医保制度的建立,筹集了大量的医保经费,极大地刺激了医疗消费需求,特别是城乡居民住院报销制度,医院支付方式按照项目付费,住院率上升明显,医院进入了病床及设备投资规模扩张期。医院绩效激励配套的“多做项目、多收入”的导向,使医院的经济增幅较快增长,医院迎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医院增收的迫切性,冲击着医保基金的安全,医保管控的力度越来越强,医院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期”时过境迁,进入了中低速增长,医院粗放式增长的模式,受疫情的影响和冲击, 对医院粗放式的经济管理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向精细化经济管理要效益,成为各家医院面临的新难题。
  特别是医改新时代的到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和《关于加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9〕23号)的推行,通过绩效考核,推动三级公立医院在发展方式上由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在管理模式上由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全方位的绩效管理,促进收入分配更科学、更公平,实现效率提高和质量提升,促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落地见效。
  医院面对政府绩效考核发力,与医院经济管理相关的指标包括门诊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门诊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住院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住院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辅助用药收入占比、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万元收入能耗支出、资产负债率、全面预算管理、规范设立总会计师、收支结余(医疗盈余率)等指标被纳入国考。
  今年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医疗机构内部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分类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与医保基金支付挂钩。改革现行科室和个人核算方式,完善激励相容、灵活高效、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健全绩效考核分配制度。6月1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细分组方案(1.0版)的通知》(医保办发〔2020〕29号 )公布,医保DRG支付制度改革即将“天下一统”。
  医院的经济管理面临“5大挑战”
  目前医院经济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经济管理组织不健全,财务管理依然停留在算账阶段, 财务预算管理能力不足,内部控制不健全,成本核算管控乏力,物资管理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人力资源浪费,设备配置不合理,运营分析功能不到位,绩效考核不合理,信息化建设滞后等等。
  医改进入新时代,医院粗放和规模的经济管理模式,受到政策的约束和挑战,特别是受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患者就诊人次大幅下降,医院收入下降明显,医院经济危机状况更加凸显,对医院的经济管理提出“5大挑战”:
  第一,药品耗材零加成的挑战
  药品和耗材零加成,切断了医院药品和耗材的收益来源,医疗收费价格上调迟缓,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需要时间,医院收入增幅面临政府考核,对医院经济管理提出严峻挑战。
  第二,财政投入不足的挑战
  政府对医院投入方式改变,实行项目预算管理,对医院投入出现不确定性因素。特别是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及未来实行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医院预算管理能力要求更严。
  第三,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挑战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从“按项目后付费”转型“按DRG预付费”,对医院追求规模粗放式增收经济管理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
  第四,经济下行不确定性的挑战
  疫情冲击,面临国民经济下行,人民群众经济收入也面临不确定性的挑战,人民群众对“看病贵”更加敏感,对医院成本管控能力提出巨大挑战。
  第五,医院成本控制的挑战
  疫情的影响,医院防控成本加大,患者诊疗量下降,医院床位使用率下降,人力资源配置压力,医务人员对薪酬绩效期望值提高,对医院成本管控能力提出较大的挑战。
  赋能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 “涅槃重生”
  面临疫情的影响和冲击,医改进入新时代,医院经济运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疫情的影响,医保从按项目“后付费”,向DRG “预付费”的支付制度改革,以及药材的“战略性购买”发力,对医院经济管理带来巨大的冲击。传统的医院经济管理方式和手段面临重大的挑战,面临医改新时代的挑战,赋能医院经济管理模式,从传统的模式转型“业财融合”为核心,向规范化、现代化、科学化的运营管理转变,向精益管理要效益。医院经济管理“涅槃重生”“九精管理”新时代即将到来。
  第一,精导的“目标管理”
  医院经济管理围绕医院战略管理及目标管理,必须把战略目标管理的重大指标体系,纳入到全面预算管理中,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约束作用。因此,医院战略目标为先导,按照医院的战略,转化制定为医院经济管理目标计划。
  第二,精密的“预算管理”
  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是目标管理的重要配套实施工具,全面预算管理,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来源与目标计划,是目标计划的数值化体现,是实施目标计划的重要工具,也可以说医院预算是目标和计划的具体数值化的表现,所以说要实行精密细致的全面预算管理,编制财务预算、投资预算,关键要编制部门及科室业务预算,细化分解到各个部门和科室,与目标管理紧密结合,分析科室收支平衡点,与目标管理绩效紧密关联,实现预算绩效一体化,通过绩效考核配套,才能持续有效。
  第三,精准的“成本核算”
  目前医院成本核算依然停留在粗放型的核算管理阶段,做到了院级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等,医改新时代,次均成本、DRG病种成本、项目成本、单机成本等核算功能要拓展,用管理会计思维测算系列的边际贡献、直接贡献、毛贡献、净贡献,分析科室及病种收支平衡点,在医院增收遇到瓶颈,必须在精确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分清变动成本、可控成本和间接成本,结合医保支付政策,实行精准的成本核算,才能产生降低成本的作用。
  第四,精确的“成本管控”
  大部分医院按照成本核算结果与绩效挂钩,体现多收多得,刺激多增加收入引发看病贵,不很关注成本的节约。经验告诉我们 “成本不是算下来,成本是管下来”,传统的成本核算不能充分发挥成本预算事前预测、事中成本监控功能,特别是DRG收付费制度改革,以及对公益性考核,对于目前粗放型成本核算模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随着新医改新形势的变化,面对医保控费力度加大,政府公益性考核倒逼,传统的医院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功能,明显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新要求。人力成本成为医院第一大成本,如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效率,通过对科室业务量分析,动态编制配置人力资源,控制和精简非必需人员,成为医院经济管理中重要一环,是业财融合的大拓展。物流的管理是医院的第二大成本,如何降低物流耗费,降低采购成本,都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还有固定资产管理,医院粗放式的收入增长,主要靠固定资产规模投入带动,至于固定资产投入产出率,医院经济管理缺乏有效的分析评价制度,导致医院负债率较高,放大了医院经济财务风险。医改新时代,医院需要加强固定资产配置的管理,向合理配置要效益成为新命题。
  第五,精益的“质效提升”
  病案首页成为医保DRG支付的重要凭据,是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为此医院经济管理需要业财融合,加强精益的“病案首页质控绩效评价”, 向病案首页质控要效益,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要效益,向学科建设功能定位要效益,应成为医院经济管理重要内容之一。誉方医院在帮助医院绩效设计中,为此专门开发了医院DRG病案首页质控绩效评价软件,不但进行DRG分组质控,延伸到病案首页过程和终末质控,还融入“收支保”成本核算为一体,帮助医院进行病种成本绩效评价,就是医院经济管理业财融合的实践。
  第六,精强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确保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内部管理控制范围涉及医院部门、各层次、各环节,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伴随着医院经济运营风险大增,内部控制更加重要,堵塞“跑冒滴漏”提高效益的作用日益显现,成为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七,精密的“运营管理”
  医院不但关注医疗服务质量产出,更要关注运营质量的效果,医院科室医疗专家管理为主线,对经济管理缺乏经验,运营助理专员制度是典型业财管理的融合,弥补医院科室经济管理的不足,有助于加强医院运营管理,提高医院及科室职业化管理能力,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
  第八,精卓的“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 “指挥棒”,是调整人们行为的“方向标”,因此设计好绩效考核制度,对于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效果更重要。如何设计适应政府绩效考核的内部绩效考核制度,涉及到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是全面的业财大融合。发挥绩效“指挥棒”作用,激励引导收入结构调整,增加医疗服务收入占比,降低药占比、耗材比和医技检查占比。精准激励与医院功能定位相适应的门诊量、急诊量、手术量、出院人次、日间手术等;加大高风险的医疗项目难度系数和病种难度系数(CMI) 激励,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要效益;笔者在帮助设计医院绩效考核方案中,采取KSF效能积分绩效管理模式,围绕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因素,实行“双四轮<激励约束>阶梯激励驱动机制”,效能积分体现涵盖“业务量、医疗项目技术难度、DRG病种风险程度、成本控制贡献”等,符合医疗行业特点,顺应医改新时代。
  第九,精研的“软件保证”
  医院精细化的经济管理,需要软件保障支持,在实际经济管理工作中,靠传统的手工统计工作量大增,基本无法满足精细化经济管理的需求,没有更加符合医院精细化经济管理的大数据分析软件支持,许多软件依然停留在数据采集功能,因此基于精细化经济管理需求的大数据分析处理软件,成为医院迫切的需求。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