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在滨州市无棣县举办全省县域医共体建设现场培训班。从培训班上获悉,根据工作部署,年内山东省全部县(市)均启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力争50%以上县(市)建成机制完善、成效明显的医共体,打造县域医共体建设“齐鲁样板”。
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袭燕提出,要通过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医共体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协作联动,推进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秩序。突出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能力提升、居民健康改善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内容,防止和破解大医院垄断资源、跑马圈地、虹吸基层资源等问题。
袭燕说,医共体建设要围绕统筹规划、机制创新、信息共享、政策配套4个关键环节。一是因地制宜选择县域医共体建设模式。主要组织管理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县医院为龙头成立一个医院集团,另一种是由县域内的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作为牵头医院,分别联合多家乡镇卫生院组成1+X医共体。二是实现运行机制创新改革。建立医共体内部运行机制,形成部门协同推进、机构分工协作、医疗资源共享、利益风险共担等机制,实现医共体内部机构联而互通。三是加强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医共体的信息平台建设,通过省、市、县平台打通医共体内部的信息壁垒,加快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四是进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协调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完善措施,落实医共体内“医保总额付费、基金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支付政策。
据了解,山东省卫生计生委、人社厅、财政厅、物价局日前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的意见》,提出由政府主导,统筹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强化县级政府在规划、指导、协调、服务和监管等方面的责任。明确2020年实现县域内县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共体,县域内就诊率达90%。同时,根据县域医疗资源机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状况,开展医共体建设规划,落实医共体管理运行、医保支付改革、双向转诊落实、提升基层能力、区域资源共享、人员激励保障等10项工作措施任务,发挥集约优势,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力与绩效。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经验培育总结,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发展。滨州市无棣县、临沂市费县、日照市岚山区、青岛市即墨区在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中注重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在运行机制、政府投入、医保配套等方面取得突破、成效明显。
相关链接
- 2025年第一期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培训班举办【2025-05-06】
- 简阳:医共体建设让基层群众有“医靠”【2025-04-11】
- 河北平山县召开2025年医共体建设座谈会【2025-04-08】
- 陕西83个县(市、区)启动医共体建设【2025-03-31】
- 陕西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5-03-28】
- 山东:今年年底前,每个县至少1家医院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2025-05-06】
- 山东滨州打造优质高效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25-04-30】
- 山东临沭县召开2025年全县医政工作会议【2025-04-16】
- 山东探索“智慧后勤”管理模式 助力医疗机构节能降耗【2025-04-11】
- 山东威海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