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积极推进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改革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2-02-23 08:30:54

【字体: 打印本页

近年来,桂林积极推进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改革,创新医疗管理体制机制。目前,我市已成为第四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全区唯一的国家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试点和医联体建设整体推进试点城市。恭城、灌阳、龙胜、灵川、临桂等获批成为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而恭城更是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地方试点项目(PCIC项目)的六个试点县之一。这些医疗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切实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和健康获得感。

●医疗资源下沉带来更优质服务

如何提升县城、乡镇的医疗服务水平,让当地居民能就近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桂林推动医疗体制改革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桂林持续探索制度创新、构建服务体系、强化考核落实、培育改革示范点,实现了医疗服务量和服务能力“双提升”。

记者从桂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2018年,我市出台《桂林市医联体建设整体推进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随后又出台实施了医联体建设网格化布局管理相关方案,建立了城市三级公立医院与县级公立医院建设“三二”医联体模式,县级公立医院与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模式,城市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城区所辖乡镇卫生院建设城市区域“三一”医联体模式。

作为全市深化县域医联体医共体建设试点改革的“排头兵”,恭城取得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日前,记者来到恭城医疗集团总院(恭城人民医院)。走进医院大门,干净整洁的院区环境映入眼帘,患者们正在有序排队就医。

据了解,2018年,桂林医学院附院与恭城人民医院结成全托管医联体,桂林医学院附院分批下派部分医疗专家来到恭城人民医院,通过管理帮扶、技术支持、资源共享等,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2020年,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曾凝下派来到恭城人民医院担任院长。

“我们首先在行政管理模式上进行了创新,通过建章立制,明确了管理团队的职责,并实行大部制,有效整合了资源,也为医院今后从二级医院向三级医院转变奠定了基础。”曾凝表示,医院还通过开展胸外科、肾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等专科联盟的模式强化医疗技术输送,由医疗专家“手把手”地向县级医院医生传授技术。“同时我们以中心化模式发展,成立了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心肺中心、急诊创伤中心等5个中心,并且也开展了重点学科建设,促进了当地医疗技术整体水平提升。”

这些举措的开展,带来的是县级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曾凝告诉记者,“三二”医联体建立后,医院开设的新项目、新技术也在不断增加,从2019年的37项,提升到了2021年的76项。“医疗技术提高后,当地老百姓对医院的信任感也提高了,以前很多人认为县医院是看不好病的、很多手术也做不了,他们都会选择去市里治病。”他表示,如今选择在县级医院看病的患者也多了起来,4年前,恭城县级医院的县内就诊率为70.2%,而如今已经超过了90%。

●基层医院医生技术不断提高

上级医院下派精干的管理人才、技术精湛的医疗专家到基层医院挂职或长驻,除了能将基层医院建设、管理得更好,还能帮助当地医生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恭城人民医院乳甲、胸外科主任文庆成对此就深有体会。

去年3月,恭城人民医院成立了乳甲、胸外科,该院也成为了全市首个成立胸外科的县级医院。“以前医院只有普外科,没有细分科室,成立了专门的乳甲、胸外科之后,我们走上了专科化发展的道路。”在他看来,科室分得更细意味着能做得更好,这对于医生技术的提升也是很有帮助的。

记者了解到,此前该院开展的手术大多数为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相对简单、风险也不太大的一、二级手术,而技术难度较高、手术过程复杂、风险也较高的三、四级手术则开展得比较少。据介绍,开展三、四级手术对医生要求较高,医生需要达到一定的资历和职称,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可开展更高一级的手术。

“之前普外科只能开展部分外科手术,对于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手术无法开展。”文庆成说,尽管此前他也外出进修过,但因为病源不足、缺乏平台、技术限制等原因,许多手术在院内仍无法开展。“‘三二’医联体建立后,上级医院派来的医生会直接参与到查房、门诊过程中,跟我们共同探讨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治疗提出指导意见,也带领我们开展了很多以前没法做的手术。”

他告诉记者,以前医院开展的甲状腺癌手术很少,且只能做开放手术,对于肺癌手术等大型胸外科手术的开展,更是想都不敢想。“上级医院的专家来到我们医院之后,能开展的手术渐渐地就多起来了,比如食管癌手术、甲状腺微创手术等。”他表示,从一开始由上级医院医生主刀、县医院医生在一旁学习,到县医院医生在上级医院医生的指导下完成手术,再到如今,他和同事们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相对复杂的手术。

据了解,2021年该院三、四级手术率已经达到了58.4%。文庆成介绍,2020年时,医院开展的甲状腺开放手术为24例,2021年分科后,全年甲状腺相关手术已经开展了150例;2020年时,开展的乳腺癌手术仅5例,2021年则提升到了17例。

在上级医院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县医院医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比如以前有些医生都不太会看肺部胸片,现在大家的阅片能力也提升了很多。”文庆成说,对他个人而言,“三二”医联体使得他的技能技术有了很大提升,他也从一名普通的住院医生晋升为了科室主任。“医生的水平提高后,患者自然也愿意来就诊了,而在给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医生也能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

黄阿姨在恭城中医医院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老百姓看病取药更方便

日前,记者来到恭城县平安镇桥头村第二卫生室,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建立后,如今乡镇的老百姓看病拿药更加方便了。

“我有高血压,每半个月就要拿一次药,以前村卫生室的药很少,我都得专门去县城的医院,但现在在村卫生室就能取药。”正在卫生室拿药的村民陈双桥表示,自己所在的村子离县城比较近,来回路途花的时间不算长,但对于其他乡镇的村民来说,去县城看病并不方便,常常要花掉半天或一天的时间。

他告诉记者,之前村医的看诊水平不是太好,即使是常见病大家都会去县城医院治。如今市级、县级的医生会定期到村卫生室坐诊,有时也会开展常见病的义诊、宣讲以及授课活动。“村民们的健康知识也得到了提高,而且能感受到村医的看病水平也变好了。”

平安镇桥头村第二卫生室建立了5G门诊,患者在村卫生室就能让上级医疗机构的医生看诊。

恭城县西岭镇中心卫生院全科医生陈佳也表示,县域医共体建立后,县级医院的医生会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授课,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也会轮流到县级医院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此外,近年来恭城也十分注重人才本土化培养,重视培养定单定向生,累计向基层医疗机构输送定单定向医学生106名,基层人才短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基层首诊能力提升。

乡镇老百姓看病便捷性的提高,还得益于信息化建设。在建立县域医联体医共体的过程中,桂林也构建起了安全、高效、实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依托医疗集团总院建成信息管理中心、远程影像诊断、远程超声心电诊断、远程病理诊断和远程会诊等业务中心,探索出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共认”的高效服务新模式,实现市县乡三级互联互通、检查结果实时查阅、互认共享。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恭城县已实现远程诊疗人数36144人,占比14.7%。

记者在平安镇桥头村第二卫生室的诊室中看到,此处已经建立了5G远程门诊。“这里的诊室是可以和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视频连线的,如果村医对有些病症不知道该怎么诊断,可以直接和上级医疗机构的医生联系,让他们远程短视频问诊。”陈双桥说,这样一来,即使出现村医不会看的病症,也可以通过视频让其他医生看诊,老百姓只要坐在村卫生室的诊室中,就能享受到更好的诊疗服务,不必再来回奔波。

●在家门口享受更好的治疗

对很多县城、乡镇的患者来说,他们梦寐以求的事就是能够在家门口看上病。特别是一些相对严重的疾病,如果能在当地接受治疗,不仅方便家人照顾,也能为患者节省不少开支。

在恭城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的病房里,记者见到了年近七旬的患者黄阿姨。去年年末,她因为患上听神经瘤而来到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手术过后,黄阿姨便回到了恭城中医医院接受后续的康复治疗。然而,在恢复过程中,她又被查出下肢深静脉血栓。随后,该院立即与对接的桂林市中医医院取得联系,安排黄阿姨到桂林手术。

“手术后我又回到了恭城,现在已经恢复得比较好了,好多朋友来看望我的时候都感到不可思议。”黄阿姨说,对她和家人来说,能就近治疗确实非常方便,儿女也不用专门请假照顾她。“之前在桂林手术的时候,我老伴、儿子、女儿全都去了桂林陪护,确实很辛苦,花销也大。”

恭城中医医院院长李铁介绍,此前该院并没有专门的康复科室,只能开展传统的针灸、推拿治疗。“以前患者基本只能在市级医院接受术后的康复治疗,但现在随着医院诊疗技术的提高,我们也能开展重症康复了,让患者在二级医院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诊疗服务。”

他告诉记者,一些症状较轻的患者还可以回到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进行后续康复,对患者来说更加方便。“为了让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更好地掌握相关技术,我们也把常见的诊疗技术制作成了视频和书籍发放下去,帮助他们学习。”

由于不少患者都希望能找名医看病,医院也联系了桂林市以及自治区的部分专家,在医院设置了“国医堂”,请专家们定期到医院坐诊。“以前想找名医看病肯定要去市里,但现在在县城就能实现了,对老百姓来说真的太方便了。”黄阿姨说。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共有15家县级医院与三级医院组建为紧密型“三二”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覆盖131个乡镇卫生院,参与率达99.27%,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建设城市区域“三一”医联体。如今,桂林医联体建设工作连续两年在广西排名第一,连续三年入选自治区“落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市、县(市)”督查激励名单,灌阳县2017年入选国务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激励支持名单”,恭城医共体建设模式更是获得了全国“县域医共体新锐奖”。2020年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中南片区经验交流会、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世界卫生组织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座谈会相继在桂林召开,可见桂林医疗体制改革已经得到了各方认可;2021年入选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改司、宣传司指导,《中国卫生》杂志社主办的“推进医改,服务健康”十大改革新举措。

下一步,桂林将树立桂林医改品牌,继续加强“三二”医联体、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等建设,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优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赋能,打造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示范区。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