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2-08-05 07:56:34

【字体: 打印本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医保DRG/DIP付费制度改革加快落地推行,特别是疫情不确定性带来的医院运营成本增加,医院经济运行压力凸显,绩效国考揭榜公立医院“亏损面在扩大”,公立医院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以下简称《意见》)公布,2021年发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国卫医发〔2021〕27号)。适逢《关于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22〕9号,以下简称《评价指标》)发布,优化结构、创新增效等卫生经济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没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医院高质量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评价指标》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紧密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进行设计,并与全国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工作有机结合,按照指标精炼、可操作、可衡量的原则,制定了党建引领、能力提升、结构优化、创新增效、文化聚力等五个方面的指标。公立医院共18个评价指标,公立中医医院共24个评价指标,体现中医医院特色引导公立中医医院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党建引领。公立医院与中医医院3个评价指标相同, 一是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落实情况。通过评价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落实情况,确保发挥公立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二是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评价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情况,三是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推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夯实党建工作责任,以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二)能力提升。公立医院包括专科能力指数、住院患者重点监测病种覆盖率、医疗质量指数、时间消耗指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落实效果共5个指标;公立中医医院包括专科能力指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落实效果、住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比例、医疗质量指数、住院患者中医优势病种覆盖率、中药饮片使用率、门诊散装中药饮片和小包装中药饮片处方比例、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比例等8个指标。
通过评价专科能力、住院患者重点监测病种覆盖率、医疗质量指数等,引导公立医院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改进医疗质量,补齐专业专科短板,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三)结构优化。公立医院包括出院手术患者三级/四级手术占比、出院手术患者微创手术占比、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查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人员经费占比共4个指标;公立中医医院包括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比、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出院手术患者三级/四级手术占比、出院手术患者微创手术占比、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查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占医疗收入比例、中药饮片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人员经费占比共8个指标。
通过评价手术结构和收支结构,推动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引导公立医院落实功能定位。
(四)创新增效。体现了《意见》中“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和“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的工作要求。公立医院包括智慧医院建设成效、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万元收入能耗占比、费用消耗指数共4个指标;公立中医医院包括智慧医院建设成效、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科研项目经费、万元收入能耗占比共3个指标。
通过评价智慧医院建设、科研经费、百元收入能耗占比、费用消耗指数,引导公立医院不断提升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推进医学科技创新。
(五)文化聚力。体现了《意见》中“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的工作要求。公立医院与公立中医医院包括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满意度共2个相同指标。
通过评价满意度,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要,建立完善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
卫生经济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
自2020年国家卫健委提出“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年活动”以来,连续出台《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20〕27号)、《关于印发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卫财务发〔2020〕30号)、《关于印发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卫财务发〔2020〕31号)、《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的通知》(国卫财务发〔2021〕4号)、《关于印发卫生健康领域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卫财务发〔2021〕14号)、《关于印发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信息化功能指引的通知》等文件,2022年国家卫健委再次下发《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国卫财务函[2022]72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
曾几何时,“谈钱色变”正在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思想阻碍,一些人错误的认为,讲公立医院“公益性”就不能讲“经济性”,把“公益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立起来”,把公立医院“泛公益化”,对公立医院的“经济性”研究不深和重视不够,反对公立医院“趋利性”,不等于不讲究“经济性”,没有“经济的高质量”,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公益性”也就很难持续。
公立医院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卫生经济规律使然,医院必须高度关注经济运行的高质量,如何止亏和减亏,如何加强精细化经济运行管理,成为摆在医院面前绕不过去的“坎”。
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经济与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一直存在着过分重视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和规模扩张的现象,对经济运营缺乏足够的重视。医院面对DRG/DIP支付制度改革落地推行,面对药品耗材利益被切断,面对疫情带来的防控成本大增,面对政府财补助不足, 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如何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化解“看病贵”,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
从《评价指标》的党建引领、能力提升、结构优化、创新增效、文化聚力等五个方面的指标来看,公立医院经济高质量的内涵融入其中。
党建引领,“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医院经济运营中的重大事项,都需要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决策,处理好公益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性的关系。
能力提升,体现了《意见》中“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与“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的工作要求。医疗服务能力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涵盖专科能力、医疗质量、重点病种、医疗效率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等,各指标内在逻辑互联互通,评价维度丰富,瞄准了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必须聚焦与持续“发力”的各个关键节点,医疗服务能力是提升医院经济增加值的前提,没有教好的医疗服务能力,就不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有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支持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结构优化,体现了《意见》中“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与“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的工作要求。业务结构的优化调整,既是关键也是难点。主要包括,一是,病种结构优化调整。结合DRG/DIP付费改革,开展“经济贡献度和学科贡献度”波士顿分析,为医院需要选择符合医院功能定位的病种、推荐的病种、优势病种、战略病种,减少非功能定位的病种,提供较好的数据参数。二是,收入结构优化调整。如何合理“控费”,降低不合理的药品和耗材消耗,合理检查减少防御性检查占比,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不仅反映医院运营状况,也体现了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三是,薪酬结构优化调整。人员经费占比成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医院要落实“两个允许”,处理好“固定薪酬占比”与“绩效工资占比”的关系,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
创新增效,衔接《意见》中“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和“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的工作要求。《意见》明确提出,健全运营管理体系、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等,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重点强调在公益性导向下,遵循医疗卫生经济规律,加强医院精细化的经济运营管理,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医院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要求,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健全医务人员培养评价制度、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重点要求通过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激发医务人员“控费提质降本”的积极性,适应医保DRG/DIP“价值购买”支付制度改革,实现“腾龙换鸟”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腾出空间,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
文化聚力,衔接《意见》中“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的工作要求。引导公立医院持续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适宜、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总之,公立医院到了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从“粗放式规模发展模式”转向“精细化质量效益发展模式”,从“关注物资投入”转向“关注人力技术投入”的关键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