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建成58个综合医联体、20余个专科医联体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18-09-14 09:29:00
近期,市发展改革委完成了北京市《“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全市已经建成58个综合医联体,20余个专科医联体。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北京已建成58个综合医联体,20余个专科医联体。综合医联体也叫纵向医联体,目前北京所有综合医联体合作医疗机构528家,覆盖了北京市16个区。医联体医疗机构通过病床、设备、人员的综合统筹、调整,优化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最大程度保障辖区居民健康权益。2017年,下级医院医师到大医院进修约3700人次,大医院派出专家约2.3万人次。
专科医联体也叫横向医联体,共有8个专业20余个医联体,其中核心医院18家,包括委属委管医院8家、市属医院8家、部队医院2家;合作医院200余家,均为二、三级医院,其中社会办医院15家。
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专科医联体与综合医联体建设,逐步实现辖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和专科病的分级诊疗。已经在市属医院开展分级诊疗绩效考核的试点工作。将推进分级诊疗实施情况及取得成效,纳入市属医院绩效考核范围,与院长考核、奖惩挂钩,增强公立医院推进分级诊疗的责任感。
据介绍,从2016年至2018年,分三批推动15家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机构转型。市财政为每家转型机构补助1500万元。北京目前正分类推进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区工作,确定东城、朝阳、海淀三个区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区,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同时,已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试点,探索和完善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服务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等内容,为在全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累经验。
相关链接
- 武汉同济医院“牵手”宜昌市二医院打造医联体【2025-03-11】
- 新疆阿克苏地区数智眼科医联体改革启动【2025-03-05】
-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靖远县多家医院签约建立医联体【2025-03-04】
- 京津冀已建区域医联体115个【2025-02-27】
- 京津冀卫生健康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 共建115个医联体【2025-02-14】
- 北京市部分医疗机构试点办理“预住院”手续【2025-05-07】
- 北京对定点医药机构人员实行“驾照式记分”【2025-04-30】
- 2025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2025-04-21】
- 北京发布法治医院建设规范和标准【2025-03-19】
- 北京推进医卫机构转型安宁疗护或老年护理【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