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DIP病种付费指标如何与绩效国考监测体系挂钩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5-09-17 08:44:14

【字体: 打印本页

DRG/DIP作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核心,其与绩效监测的挂钩需紧扣"控费提质"目标,不是"两套卷子各考各",而是"同一数据源、同一价值导向"的深度融合。

一、挂钩核心逻辑:以 "病种价值" 为纽带,平衡三方目标

DRG/DIP 病种付费的本质是 "按价值付费",绩效监测需同步匹配 "价值导向"-- 既避免医院为追求结余压缩必要医疗成本(损害质量),也防止过度医疗导致医保基金浪费(违背控费),最终实现 "医院高效运营、医保基金可控、患者获得优质服务" 的三方平衡。

1、三个对接:把国考26个监测指标与DRG/DIP同源数据打通

数据同源:国考中7项指标(CMI、四级手术占比、低风险死亡率、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1日再住院率)全部来源于病案首页,与DRG/DIP分组器同源。

权重对接:国考总分1000分,上述7项合计345分;各地在DRG/DIP年度清算时,明确把"国考得分≥850分的医院"结余留用比例提高3%-5%,形成"面子"与"票子"联动。

结果互认:甘肃、江苏、山东等省已把DRG/DIP年度评价结果与国考成绩互认,评价等级为A的医疗机构在下一轮医保协议签订、财政补助分配中给予倾斜

2、四项转化:把DRG/DIP运行指标翻译成国考"得分点"

(1)CMI值→国考"医疗服务能力"得分

国考规则:CMI每提升0.1,该项得分+5分;

医院做法:把CMI目标分解到科室,与DRG结余留用基金联动--每超额0.01,科室可额外提取结余基金的2%。

(2)费用/时间消耗指数→国考"运营效率"得分

国考指标:费用消耗指数、时间消耗指数低于1得满分;

DRG做法:医院对指数>1.1的病组自动触发"临床路径+成本回溯"双整改,整改结果与科室季度绩效系数挂钩,保证(3)国考该模块不丢分。

低风险组死亡率→国考"质量安全"得分

国考规则:低风险组死亡率为0得满分,每增加1例扣5分;

DRG做法:医保智能监控系统对低风险死亡病历100%质控,死亡病历必须在7日内完成科室-院级两级讨论,讨论结论上传国考平台。

(3)患者满意度→国考"持续发展"得分

国考权重:门诊、住院患者满意度各占25分;

DRG做法:将DIP付费中"提前出院、复诊率"与满意度调查关联,复诊率高且满意度低病例列入重点追踪,整改结果影响科室年度评级。

3、五步落地:医院操作SOP

(1)建中台:统一"国考-DRG"数据中台,实时抓取病案首页、医保结算清单、HIS费用三条数据流。

(2)设权重:在院内绩效方案中,把国考26个监测指标权重从原来15%提高到≥35%,并与DRG结余留用资金池直接挂钩。

(3)做穿透:每月用"指标穿透模型"把国考得分变化分解到DRG病组,找出"丢分病组"并启动PDCA。

(4)留弹性:对复杂病例、新技术病例启用"豁免清单",经医院DRG专家委员会审定后,费用超支不计入国考负向指标。

(5)重反馈:季度召开"国考-DRG联席会",医保、财务、质控、绩效、临床五方共审,形成"国考得分-DRG盈亏-绩效奖金"三维联动报告。

4、DRG/DIP付费下绩效监测的核心维度与指标

监测维度

核心指标举例

政策导向与说明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