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共筑健康民生路 同享医改新福祉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5-11-11 08:38:33

【字体: 打印本页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四五”以来,玉门市紧紧围绕“健康玉门”建设目标,以紧密型医共体为载体,大刀阔斧地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通过资源下沉、技术共享、服务同质等,有效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让百姓的就医之路更便捷、更安心、更幸福。
图片
在玉门市总医院远程短视频影像诊断中心内,医生们正专注审阅由各乡镇卫生院上传的CT影像。这里,正是玉门医共体的“智慧大脑”,它通过高速信息网络,将顶尖的诊断能力无缝下沉至每一个成员单位,不仅从根本上提升了基层医疗的病灶“侦察”能力,更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奔波”的便民愿景。
玉门市总医院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主任 聂立勋:“基层的患者拍片后,通过影像系统直接传输到总医院,由总医院的专家进行诊断发布检查报告后返回到基层,医生依据影像报告开具处方,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县级医院的诊疗结果,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高效能的网上医疗服务,有力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图片
医疗是民生保障的关键领域。如今,随着智慧医疗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患者正享受到“指尖上”的便捷与优质服务。自玉门市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来,全市加快推进医疗信息一体化整合,四家市直医院全面启用统一的系统平台,实现了HIS、电子病历、影像检验等核心业务数据的无缝对接与互联互通。同时,医共体智慧运营决策平台已覆盖4家市直医院、14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52家村卫生室,使各成员单位的运行状态一目了然,医疗质量管控也更加精准高效。
玉门市总医院副院长张智荣:“集中审方中心依托专业审方团队和大数据分析,为医生提供科学用药参考,月均处理门诊及住院处方超过3000张,极大提升了审方效率。患者服务中心对县域内医共体成员单位的就诊、转诊、随访等服务实行统一管理,建立患者随访体系,对慢性病患者、术后患者等重点人群进行定期随访,提供专业健康指导,依托信息化手段,玉门市医共体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面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图片
医共体建设,不仅铺设了“信息高速路”,更构建了“服务连心桥”。75岁的蔡文雄老人近日在玉门市总医院成功完成了前列腺微创手术,便捷的流程与可靠的疗效,让老人倍感安心。
患者蔡文雄:“从做手术到现在,无微不至的关怀,医生和护士跑得很勤,解决我的痛苦,现在我们这个医院的环境也好,医生的水平也好。”
不仅市级医院技术实力持续精进,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也得到稳步提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走进玉门市总医院花海分院,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明亮的走廊和布局通透的病房。整洁安静的环境中,医务人员在各自岗位上专注地忙碌着,为患者提供着专业而温暖的诊疗服务。
玉门市花海镇西泉村村民付超:“(医院)现在这都是新修的,各种设施也挺完善,相对来说比以前确实方便,大夫确实也挺负责任的,看得也可以,就医的环境也挺好的。”
玉门市总医院花海分院院长蔺建忠:“自医共体改革建设以来,花海分院在医疗服务质量上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总医院专家长期下沉、定点帮扶,开展坐诊、手术、带教,近两年来诊疗人次较前期增长27%。”
图片
从“病有所医”迈向“病有良医”,玉门市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一核两翼”医疗区域中心布局,全面实施医共体内行政、人事、财务、业务、药品、信息系统的“六统一”管理。通过优化整合全市医疗资源,系统补齐乡村两级医疗服务短板,整体医疗服务效能持续增强。“十四五”期间,玉门市医疗卫生事业结出丰硕成果,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筑牢坚实的健康根基。
玉门市总医院副院长孔维明:“通过资源整合重构,已组建以玉门市总医院为‘龙头’,3家市直医疗卫生机构、1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枢纽,52所村卫生室为基础的‘1+3+16+52’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截至目前,玉门市已选派82名市级专家开展巡诊36场次、15名中级以上职称医师驻点帮扶,高效落实全省‘万名医护下基层’行动,累计惠及群众6.2万余人次,使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与市级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