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安徽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透露,该省2018年综合医改稳步迈上新台阶。与改革前的2008年相比,公立医院药占比由45.5%下降到29.35%,城乡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由38.6%下降到27.9%。新农合省外转诊减少8%,同比减少基金支出12%。今年,安徽省将以建设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为抓手,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同质化水平。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陶仪声介绍,今年,安徽省将着力打造紧密型医联体,并以此为抓手,真正形成服务同质、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管理共赢的共同体,统筹规划布局各类医联体建设,促进医联体规范、科学发展,为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模式打下制度基础。打造紧密型医联体的总思路是“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
规划发展:在城市,主要由市级医院牵头,推广“铜陵经验”,重点发展管理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在县域,按照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的原则和“两包三单六贯通”的路径,推进县域共同体建设,今年完成30个县的建设任务。“两包三单六贯通”,即通过医保基金打包、基本公共卫生资金打包,建立紧密型利益纽带;通过建立政府办医责任清单、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清单、外部治理综合监管清单,划清各方责任边界;推动医共体内部专家资源、医疗技术、药品保障、补偿政策、双向转诊、公卫服务6个方面上下贯通。
分区包段:以设区的地市或县为单位,划分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个医联体或医共体负责,牵头医院负总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功能定位分工协作,解决条块分割、职责不清的问题。
防治结合:市或县级公立医院主动承担预防工作责任,为网格内居民提供预防服务。
行业监管:将传统的对单一医疗机构的监管转变为对医联体和医共体的监管,牵头医院要承担医联体或医共体内部管理责任,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同质化水平。以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为载体,构建更加成熟定型的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医疗机构分级收治,引导患者有序就医。
相关链接
- 医疗服务温度传导的九层进阶体系【2025-11-05】
- 芜湖:优化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2025-10-28】
- 江苏强化老年医学医疗服务能力【2025-10-23】
- 2025.11月昆明关于举办“《2025年医药购销与医疗服务纠风工作要点》贯彻执行高级研修班”的通知【2025-10-20】
- 云南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25-10-14】
- 安徽霍邱县“三医联动”破解群众就医难【2025-11-07】
- 安徽医保支付“加减乘除”组合拳减负见实效【2025-10-31】
- 安徽省属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将打破原有分配模式【2025-10-24】
- 安徽省改革完善省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机制【2025-10-21】
- 安徽启动常态化巡回医疗工作【2025-10-20】





扫码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