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日,以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为标志的我市市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动。改革三年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情况如何?近日,市卫健委通报了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相关情况,各医院整体运转平稳有序,群众就医更加方便快捷。
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以来,通过规范诊疗行为、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药品和耗材费用等腾出的空间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合理提升人力消耗占主要成本、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及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的医疗服务价格。三年来,通过取消药品加成,为全市公立医院就诊患者减轻用药负担3577.43万元,全市药品费用占医疗费用的比例降到30%以下,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不高于20元。
政府办医责任进一步落实,市级政府加大了对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投入,三年来,中央、省级财政投入1900万元,市财政统筹安排1.75亿元,在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建设了市一院南市区医院、市中医医院综合楼,助推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办法,改变公立医院收入结构,降低药品和卫生材料收入的比重,确保了公立医院良性运行和发展。
规范医院的诊疗行为,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费用过快不合理增长。积极加强控费制度建设,落实了考核责任,确定了控费标准,各医疗机构出台了控费实施细则。目前,各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医疗总收入增幅、门诊和住院患者次均费用增幅呈下降态势,三级医院达到10%以下的控费目标,不断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
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医联体建设步伐,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建立以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和酒钢医院为核心的纵向合作、横向帮扶的医联体,覆盖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同时,与省级各大医院建立了技术联盟、专科联盟等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医联体内建设了远程短视频会诊网络,同省级各大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共22个。市域内患者就诊率提高到90%,基层就诊率达到60%,核心医院派驻临床骨干医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为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提供免费教学培训,为家庭医生签约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
全面落实了药品分类采购和药品采购“两票制”政策,减少药品流通环节,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不断完善药品、耗材供应保障机制,推进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实施“两票制”,有效降低了药品虚高价格。落实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认真执行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以及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落实处方点评等制度,对辅助性、营养性等高价药品实施重点监控。目前,市属公立医院网上采购药品比例达90%以上,处方合格点评率达到95%,药品占医疗收入比重(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下降到30%以下,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下降到20元以下,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上升到30%。
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提高了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水平。2017年对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整合。2019年年初成立市医疗保障局,全面接管医疗保障各项工作。全面实施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和先看病后付费等制度,加强基金的分级管理,规范医疗保险结算,合理确定门诊、住院基金预算总额及相应的支付政策。全市各大医院实现了医疗、医保、民政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极大方便群众就医。
相关链接
- 芜湖市召开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推进会【2025-05-06】
- 江西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提升医疗服务【2025-04-15】
- 青海: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2025-04-08】
- 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来扬调研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2025-04-08】
- 破局 重构 蝶变——公立医院改革的“太原实践”【2025-03-21】
- 嘉峪关市深化医保制度改革 让群众健康更有“医”靠【2024-05-27】
- 甘肃嘉峪关二级以上医院均配备标准化母婴室【2020-08-06】
- 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区正式启用【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