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改的重头戏和主战场,而去行政化改革则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深水区,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郑州市积极推动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改革,让医院在人才选拔引进、科室设置、中层干部选聘、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等方面真正拥有自治权,进一步激发了公立医院的改革活力和发展动力,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疑难病症,家门口就有北京专家会诊
在河南省儿童医院,3个月大的小患儿琪琪(化名)鼻腔内长了肿瘤。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与北京专家远程短视频会诊后,确定手术治疗方案,并成功实施手术。
“原先这种手术,院内不会操作、不敢操作,经过北京专家手把手指导教学,现在我们突破了这一方面的技术难关。”据科室负责人僧东杰介绍,自省儿童医院自主引进北京儿童医院专家团队以来,十几个团队、上百位专家,每周都在医院查房、手术、坐诊,进行科研共享,极大提升了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好多省内的孩子原本打算去北京、上海做手术,现在郑州就可以解决了”。
据省儿童医院院长周崇臣介绍,目前,国家区域中心建设对疑难重症、少见病、罕见病的救治标准要求达70%,省儿童医院已达94.55%,“基本上小孩子的疑难重症、少见罕见的疾病在我们省内就能解决”。
医生围着病人转,让病人少跑腿
除人才自主招聘外,去行政化改革还将科室管理权下放至医院,医院可自主拟订科室设置方案,更灵活调配科室资源,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
在郑州人民医院南部院区疼痛诊疗中心,记者看到,骨科、疼痛科、康复科三位专家正一同接诊患者。“这样设置是为了让患者少跑腿、让治疗最优化。”该中心负责人刘志昂表示,“检查诊疗的过程实际就是一场多学科的小型会诊,能够更科学高效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同时检查、化验、缴费等都能在这个中心一站式办理,减少病人楼上楼下折腾。”
此外,该院还推行“全院一张床”的理念,对全院床位进行动态化管理,实现病区共享,团队共享。郑州人民医院南部院区护理部主任李伟丽说:“在共享病区里,所有有需求的病人都能享受到标准化、高质量的服务,让全院医生围着病人转。”
绩效考核,住院日少了收治病人多了
薪酬制度改革是公立医院深层次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去行政化工作中,我市公立医院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分配,并积极探索引入DRG绩效评价方法,建立完善以公益性为导向、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医院内部绩效分配制度,使绩效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收入分配挂钩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充分调动医院职工参与改革的热情和积极性。
市中心医院推行日间手术极大优化住院流程,助推各科室的协调配合,同时绩效考核的革新让各部门都积极参与到医院建设发展中,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李敏说:“2019年我们医院病例首页的合格率已基本上升到100%,收治疾病的危重程度越来越高的同时,平均住院日在降低。”
2020年,我市市属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行政级别,全面实施去行政化改革,并逐步建立与去行政化、创新编制管理等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改革以来,我市公立医院收支结构优化,服务质效提升,实现医务性收入占比、人员经费支出占比、医保患者实际报销比例上升,药占比、卫生材料占比、平均住院日下降的“三升三降”目标。
相关链接
- 芜湖市召开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推进会【2025-05-06】
- 江西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提升医疗服务【2025-04-15】
- 青海: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2025-04-08】
- 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来扬调研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2025-04-08】
- 破局 重构 蝶变——公立医院改革的“太原实践”【2025-03-21】
- 2025医院能力建设“启明”高峰论坛在郑州举行【2025-03-24】
- 郑州已实现64家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2025-02-10】
- 河南郑州试点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2024-09-20】
- 郑州、成都、重庆9-12月:关于举办“高质量发展下公立医院(特色科室)运营效能提升高级研修班”的通知【2024-08-19】
- 郑州医卫服务体系走向市域一体化【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