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医疗卫生资源加速“倍增” 三级医院总量已达35家

北京华一康健国际医院管理中心http://www.huayikangjian.com2023-09-13 08:13:32

【字体: 打印本页

9月12日,青岛关于医疗卫生发展提升工作的调研走进了市北区和李沧区。在山东路175号的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现场,已经投入使用的一期医疗综合楼内,患者有序挂号、看诊、检查、治疗;正在建设的二期市公共卫生检测检验中心、市民健康体验中心楼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施工作业井然有序。快马加鞭推进的医疗大项目建设是青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的一个突破口,也体现了青岛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青岛人口突破千万,正式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市民期待获得更加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卫生健康服务。自2022年市委、市政府印发《青岛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倍增计划》)以来,青岛在现有医疗体系发展的基础上,以满足群众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从“扩容”“提质”“均衡”三方面入手,加强医疗机构、学科、人才、技术等四个维度资源要素供给,推动医疗服务能力倍增、质量倍增、效率倍增,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便捷的卫生健康服务。

项目建设提速:

八医东院区计划年底投入使用

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关键在项目。《三年倍增计划》发布之初就锚定了100个医疗卫生重点项目。目前,部分重点项目建设已见成效。

总投资8.9亿元的市公共卫生中心项目位于市北区山东路,一期工程为市第六人民医院综合楼,2022年底已建成启用。二期工程将新建市公共卫生检测检验中心和市民健康体验中心楼,主要包括病毒实验室、细菌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市民健康功能体验区、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中心等,总建筑面积达到3.1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已于今年3月启动,目前仍在紧张建设中。该项目是青岛加强医防融合,进一步筑牢公共卫生屏障的点睛之笔,将有效缓解因基础设施不足限制公共卫生能力发展的难题。

市中心医院是一所老牌三甲综合医院和岛城唯一一家肿瘤专科医院,但老院区大部分建筑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设施陈旧、布局零散。如今,就在市中心医院老院区东南侧,二期拟建工程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根据市中心医院二期改扩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该项目拟新建11.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专科病房楼、门急诊楼,设置床位600张。该项目建成后,市中心医院总建筑面积将达到21万平方米,总床位1700张,形成集综合医疗、专科治疗、平疫转换、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三甲区域医疗中心。

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位于李沧区东部金水路与宾川路交界处,是我市优化全市医疗资源布局、补齐民生短板的重点项目工程。目前,占地百亩的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主体建筑已经完成,其中前综合楼装修工程已完成95%,计划今年年底投入使用。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医护人员570人,拟与山东省立医院开展诊疗服务和学科建设等合作,打造省市级重点学科群。

硬件扩容:

青岛三级医院总量已达35家

陆续上马的医疗卫生重点项目,是推动我市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关键“落子”,折射出青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高速增长的态势。

截至目前,《三年倍增计划》锚定的100个医疗卫生重点项目中,康复大学青岛康复医院等31个项目已经完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二期、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国际医疗中心等23个项目计划今年年底前建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二期、市妇儿医院西海岸院区等25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此外,市口腔医院改造修缮、市立医院东院区三期等21个拟建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准备。随着这些重点项目的落地落实,青岛整体医疗实力也在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8763家,相较2021年新增189家。

而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倍增,不仅仅在于数量,更在于质量。通常来说,对一个区域医疗卫生资源的评价,多以三级医院的数量作为标准。两年来,青岛积极开展与外地高水平医疗机构的合作,引进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先后获评国家三级医院,青岛三级医院总量也随之达到35家,提前一年完成《三年倍增计划》提出的目标。

作为青岛最“年轻”的三级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更获批建设全国第四批、全省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其依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及胸部微创、血液病、严重创伤救治三大院士团队、18个国家重点专科,目前已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合作45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团队长期在青岛工作,仅今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向青岛医院派驻近300名专家,医院门急诊总量近52万人次,出院1.5万余人次,完成手术1.1万余例,让岛城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医疗专家的国家级优质医疗服务。

软件提升:

青岛国家级名医已达44人

对于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来说,“硬件扩容”是基础,“软件提升”是关键。良好的医院环境、先进的医疗器械,更需要知名医疗专家的“加持”。9月11日,市中心医院新成立的神经外二科迎来了“掌门人”。医院结合自身专业发展需求,引进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靳峰教授,并组建了高水平医疗团队,该院神经外科学科建设也随之迈上新台阶。

高层次医疗人才是破解医院“高峰不高”的关键。近年来,青岛践行让群众“病有良医”的民生承诺,加大招才引智和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强化引才磁场、厚植创新沃土,各类医疗卫生人才数量实现成倍增长,青岛优质医疗资源“家底”越来越厚。目前,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共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4人,泰山学者等省级高层次人才65人,培育青岛拔尖人才等市级优秀人才322人。

人才兴则事业兴。青岛新获批国家级重点专(学)科建设项目4个(总数达到17个)、省级重点专(学)科10个(总数达到112个)、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4个。67个学科入围中国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百强榜,列计划单列市第一。10个学科进入全国学科排名前20,11个学科省内排名第一。

随着优质医疗资源的量质齐升,青岛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了倍增。目前,通过已建成的16个县域医共体、30个专科联盟、8个远程短视频医疗协作网、15家县域医疗次中心、28家社区医院,青岛把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送到了城乡居民的家门口。全市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达到国家基本标准。2023年上半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达到59.34%,同比提高7.91%。

同时,数字健康改革取得新进展。青岛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不断升级,目前已链接3498家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医疗健康数据“一网联通”。通过建设“全市一家医院”智慧就医场景,青岛50家医疗机构间已实现115个检查检验项目“一检互认”。“健康青岛”便民惠民服务平台已整合120余项线上医疗健康服务,实现群众看病诊间结算、床旁结算,推动看病就医“一站诊疗”,群众平均就医时间从3小时缩短为1小时。出生证件、疫苗接种、户口登记、医保社保等事项可以“一键联办”,累计为两万余名新生儿提供服务,被评为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

锚定新目标:

三年内将建成重点项目70个

硬件扩容、软件提升、惠民便民……青岛在医疗卫生发展提升工作上取得的成绩获得诸多肯定。2022年和2023年,青岛分别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城市,成为全国唯一的“双项目示范城市”,共获中央财政资金7亿元。2023年,青岛还被确定为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疾控体系“阶梯式”改革入选全国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举措。

下一步,青岛将深化与外地高水平医疗机构合作,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推进重点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依托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工作领导小组,与各级各部门加强合作,形成合力,从五个方面推动优质医疗服务不断提质升级。

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方面,青岛将加快推进100个重点项目建设,三年内将建成项目70个,剩余30个项目也将陆续在两到三年内完成。青岛还将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科创基地建设,高质量实施“双示范项目”,推进专科联盟建设,打造一到两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示范典型。通过实施“人才强卫”计划,青岛将每年引进培养高端人才3名、市级高层次人才20名、高级职称专家100名,同时全面推广乡村医生订单定向培养,建立健全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机制。

在医防融合、公共卫生方面,青岛将加快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2023年底,基本实现市、区(市)两级疾控中心人员配备、基础设施及实验室建设标准化。此外,推进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提质扩容。

在发挥中医药优势方面,青岛将加快建设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深化国家药监局海洋中药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剂学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导市中医医院建设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

在强化重点人群保障方面,青岛将全面提高全市综合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比例,2023年达到95%、2024年达到100%。青岛还将落实托育服务优先支持和奖补政策,探索幼儿园、托育服务机构一体化建设,开工建设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到2024年实现每千人口托位数3.82个。

在智慧赋能方面,青岛将实施“智慧医疗示范项目”,构建青岛市“健康云脑”,不断丰富“全市一家医院”就医场景应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突破300项。

青岛正以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为抓手,加快推动全市医疗服务能力倍增、质量倍增、效率倍增,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更“幸福”、更“温暖”。

注:上述内容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如原著作方不同意转载,可随时来电沟通删除转载内容。